摇滚诞生地孟菲斯的黑色往事

深度 2019-4-14 02:04   阅读数:3885

头图.gif


(本文来源:公众号“Bluesir”;作者:Bluesir)


1.webp.jpg

That's All RightElvis Presley - Elvis Recorded Live on Stage in Memphis/Elvis as Recorded at Madison Square Garden


在整个20世纪所有参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城市中,没有一个能与孟菲斯相比。

利物浦拥有全球影响最大的披头士,无数巨星生活在纽约,蓝调是芝加哥的灵魂,新奥尔良是爵士乐的诞生地,但当你谈到摇滚、R&B、乡村、福音、灵魂乐还有蓝调,所有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都会把你带到同一个城市: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孟菲斯之所以能够在现代流行音乐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处在地理、文化的十字路口。新奥尔良的爵士乐在600多公里外的南方,东边300多公里是乡村乐发源地纳什维尔,往南几十公里就是密西西比三角洲蓝调的源头。

孟菲斯是一个真正的大熔炉,而这个熔炉最著名的出品,毫无疑问就是——“摇滚之王”猫王。

1.jpg

1955年11月21日,20岁的猫王(Elvis Presley)坐在比尔大街旁的Peabody酒店,他的爸爸替未成年的他与RCA唱片签下了那份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唱片约。

2.webp.jpg

这位前卡车司机之前和在抖音快手上尬舞的小镇青年并无两样,但是猫王仅仅用了2年就从孟菲斯新晋网红正式C位出道了。

3.gif

▲当时人们认为猫王的裤裆里一定藏了什么东西,所以当他前后扭动的时候能清楚看见他胯下那玩意的轮廓。Ed Sullivan甚至猜测那是一个可乐瓶子。

猫王的走红当然不只是因为尬舞,否则抖音上得诞生多少巨星。“摇滚之王”不是随便叫的,跟RCA签约后不久,1956年3月,猫王推出的第一张同名唱片《Elvis Presley》就成为音乐史上第一张销量超过一百万张的专辑。

4.webp.jpg

▲猫王雅园的藏品

就像我们第一次在工体听到崔大爷唱《一无所有》,猫王的摇滚乐颠覆了大部分美国人的认知,原来歌还可以这样唱,那些小青年们更是兴奋到晕厥,这可比那些老掉牙的乡村民谣有劲多了。

5.webp.jpg

▲猫王雅园的唱片墙,摄影/小毛

摇滚乐虽然不是猫王的发明,但和崔大爷一样,他把摇滚乐推向了大众,《Elvis Presley》成为第一张登上Billboard榜首的摇滚专辑,而在这张专辑中有5首歌是他之前在太阳唱片录制的。


2.jpg

太阳唱片是种族隔离年代里少有的专注黑人音乐的奇葩唱片公司之一,喜欢蓝调的白人山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在1950年创建了太阳唱片,后来被普遍认为是第一首摇滚乐的《Rocket 88》就是在山姆大叔这录的。

Rocket 88 (火箭 88)Ike Turner - You're Drivin' Me Insane

6.webp.jpg

▲太阳唱片,摄影/王铮

之前就给B.B KING、Howlin' Wolf等人录音,既懂音乐又懂市场的山姆大叔总是唠叨着:“如果让我遇到一个能像黑人一样唱歌的白人,我肯定能赚上它1亿美金。”

7.webp.jpg

▲太阳唱片录音室仍保持着60年前的原状,这里还是Carl Perkins, Roy Orbison, Jerry Lee Lewis 和Johnny Cash第一次录音的地方,摄影/小毛

直到19岁的猫王在太阳录音棚里唱起那首老蓝调《That's All Right》,看着这个唱出黑人味道的白人帅锅,笑开花的山姆大叔知道他的小目标指日可待了。

果不其然,仅仅用了一年多,山姆大叔就在RCA唱片套现了3.5万美金,虽然距离他心中的小目标远了点,但日后猫王创造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山姆大叔的眼光可见一斑。

8.webp.jpg

▲猫王当年录音的麦克风,摄影/小毛

而猫王之所以能唱出黑人的味道自然是因为近“墨”者黑,密西西比出生,13岁搬到孟菲斯时比尔大街正是蓝调的宇宙中心。

那会蓝调宇宙中心的头牌则是日后被称为“蓝调之王”的B.B King,当时还被称为“比尔大街蓝调男孩” B.B King后来回忆说,“他很早就在比尔大街认识了年轻的猫王,那会他还没出名呢。而那时候的比尔大街也还不是旅游景点,仍然是黑人自己的大街。

9.webp.jpg

▲比尔大街B.B King’s Blues Club,摄影/小毛


3.jpg

孟菲斯的音乐故事都起始于比尔大街,而说到比尔大街则不得不提到诞生在孟菲斯的美国第一个黑人百万富翁——罗伯特·丘奇(Robert Church)。

罗伯特·丘奇是一个混血,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白人,在密西西比河上拥有两艘蒸汽轮船。他的混血母亲是他的父亲老丘奇的一个奴隶,据说他母亲是马达加斯加岛公主的后裔。

10.webp.jpg

在他12岁那年母亲去世后,老丘奇就把他带上了船。罗伯特聪敏能干,很快成为维多利亚号的餐厅主管,那是当时黑人奴隶能达到的最高职位了。

1862年,南北战争全面打响,罗伯特所在的轮船被联邦军队截获,船上的黑人奴隶被解放后留在了孟菲斯。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些被解放的黑人中,会有一位成为百万富翁,并成为孟菲斯蓝调的重要推手。

白手起家的罗伯特在白人暴徒和警察袭扰的夹缝中生存,直到1878年一场无情的黄热病袭来,许多人死亡或逃离了孟菲斯。罗伯特却没有离开,反而大量收购便宜的房产和土地,随着孟菲斯恢复重建,罗伯特华丽转身包租公,每月躺赚6000美金(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16万美金)。

罗伯特·丘奇被认为是第一个黑人百万富翁。这在种族隔离时代的美国是难以想象的成就,而孟菲斯则成为这个魔幻现实的舞台。

不过,在自由的美国即便身为百万富翁,罗伯特也和其他有色人种一样不被允许进入城市公园和音乐厅。面对歧视,罗伯特甩出了他的支票簿。

1899年,罗伯特在比尔大街附近买下大片土地修建了包括公园、游乐场和礼堂的教堂公园(Church Park),这是美国当时唯一一家黑人拥有的公园和礼堂。

11.webp.jpg

▲可以容纳2200人的礼堂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上世纪40年代后被拆除,图片来源:Historic-Memphis Website

教堂公园成为黑人自己的娱乐中心,蓝调音乐人开始在这里聚集表演,后来被誉为“蓝调之父”的W.C.Handy被聘为礼堂管乐队的指挥。

教堂公园的火爆,吸引越来越多俱乐部、餐厅在比尔大街开业,而它们的老板大多是黑人。

罗伯特·丘奇在种族隔离时代创建的教堂公园,可以说是孟菲斯蓝调最早的孵化器,也是比尔大街繁荣的开始。

12.webp.jpg

▲曾经辉煌的教堂公园如今只剩一片公园绿地,摄影/王铮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黑人乐家为了逃离贫穷的南方种植园来到孟菲斯,比尔大街成为了蓝调的宇宙中心,也成为了摇滚乐诞生的温床。

13.webp.jpg

▲无数蓝调、爵士传奇音乐家都曾在这里演奏,摄影/王铮

在孟菲斯,从黑人的比尔大街开始,黑人和白人的音乐文化以不同于美国其他地区的独特方式混合在一起。

而孟菲斯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特的音乐文化大熔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少有音乐家、制作人或录音师会在意别人的皮肤是什么颜色。

在种族隔离的南方,针对黑人的私刑并不鲜见,法律甚至规定了黑人可以使用的商店、餐厅、公共场所和交通。

如果在那时候的南方找到一个黑人和白人能够和谐工作在一起的行业,那就只有音乐了,结果就是蓝调、乡村、福音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些新的声音——摇滚乐和灵魂乐!

编辑:风下

bluesir.webp.jp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