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我在唱什么

深度 2019-4-9 00:00   阅读数:4019

头图.gif


(本文来源:公众号“老摇滚”;作者:中散)

再不可一世的K歌之王,再明察秋毫的模仿大咖,也无法还原朴树那首最著名的作品——《那些花儿》。

问题出在最后那一段,没人知道朴树那一段在唱什么。

1.webp.jpg

有人给出过各种解释,更有翻唱者自己配过词,直到朴树自己破了案:他也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虽然他每次都唱)

《那些花儿》好歹是整首唱完才还是呢喃,《生如夏花》就厉害了,一上来就不知所云。就像有人猜《那些花儿》的非歌词部分是法语一样,有人猜《生如夏花》开头是藏语,并试图翻译,还是铩羽而归。

新歌也延续着这个传统。《平凡之路》的歌词满满都是韩寒的痕迹,但你可以100%确定,那个via via,或者喂啊喂啊,是朴树的手笔。尽管你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至于后面那段rap,更是难以揣测。

如果不够尽兴,还可以欣赏《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的副歌,不知道唱的是爹还是爷还是妈。

2.webp.jpg

——法语、藏语、俄语……别猜了,如果你连英文Colorful Days都听不清,还能妄议语种问题吗。

所以,来一个强硬的转折——歌词,真的那么重要吗?

朴树用《猎户星座》数字专辑给了一个答案:当你打开这张专辑,会发现里面有一首未命名歌曲;当你打开这首未命名歌曲,你会发现这首歌甚至没有歌词。

3.webp.jpg

有可能你都打不开这首歌,因为在音乐网站上这首歌是没名字的,导致这首歌不仅搜不到,也没有地方能点链接过去……

朴树 - 猎户星座

等到半年后《猎户星座》实体专辑开卖,这首歌终于有个名字和歌词:《猎户星座》——从名字来看,这是整张专辑最重要的一首歌。

猎户星座朴树 - 猎户星座(实体专辑版)

而从一些二十年来年前的采访资料里我们也能得知,朴树录《那些花儿》的时候,最开始就是没有歌词的,那些得以保留的呢喃,就是最初的歌词。

朴树并不是不会写歌词,高晓松曾经这么评价朴树:

朴树对歌词的掌控能力非常好,一直以来,我写的东西完全是“赋比兴”,朴树不写具体事,除了《白桦林》,上来就兴,一直兴到尾,但是非常好,像《生如夏花》第一张专辑里面的几首歌我特别喜欢。朴树的歌词使我汗颜,我经常看着汗颜……朴树就是这种天才。

朴树也不是不会写一长串的歌词,老歌《活着》里面的歌词稍微大舌头就念不下来

你看那些可怜的人正缝缝补补唯唯诺诺这么活着又算什么呢让我搞不懂

我有那么多的理想我还有那么大力量我要改变世界任凭我想象

隔壁老张对我讲年轻时我和你一样狂天不怕地不怕大碗喝酒大块地吃肉

后来摔了跟头老了就变得谨小与甚微就忘了梦想只乞求能够平安地活着

这时候的歌词只是一个随意填入的工具,比如「就忘了梦想」这个搭配,在节奏上是拆开的,以达成「就忘了」和句尾的「活着」押韵,以更激烈地表达情感。

新歌《No Fear In My Heart》的歌词,你可能听不清楚在唱什么,看完歌词再自己试着去唱,也发现很难合上拍子,「彻底地放开你的手」「这么义无反顾坠落」「来次透彻心扉的痛」「让我再次两手空空」这几个句子实际唱起来的时候,有一种在嚼英文单词的质感。

这些说得都不够的话,我们知道,朴树在演唱会上是经常忘词的,或者可以说喜欢即兴填词的,不服气你可以听一听Live版的《别,千万别》,一定是Live版,保证一个字都听不出来。

别,千万别朴树 - 乐人·Live:朴树“好好地II”巡回演唱会上海站(Live)

所以结论可能是:在写歌词和找节奏的方面,朴树确实独具天分;而他对这个天分的使用率,证明了歌词并没有那么重要。


说到英文单词的质感,用英文写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GALA乐队第一张专辑,是英文的。当然包括那首Young For You。他们本来要做的也是英伦风格,当然GALA后来证明了中文填词的《追梦赤子心》更能广为传唱,而Young For You的作者,王梓——Casino Demon乐队主脑、王俊凯吉他老师,曾经长期坚持填英文词。

关于英文歌词,王梓的回答是:

摇滚乐本身就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起源于西方的音乐,当你喜欢上摇滚乐的时候,就表示你已经能接受应英文演唱的这种形式。汉语有四个音,音乐有七个音,可能有些人唱中文很舒服,但我用中文唱歌就特别扭。

不过中文歌词能有自己的质感,反观中国摇滚兴起之初,靠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批判性、一针见血的歌词,才是直接有效的良药。

最有说服力,也最有中文特色的,莫过于《高级动物》。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好强 无奈 孤独 脆弱

忍让 气愤 复杂 讨厌

嫉妒 阴险 争夺 埋怨

自私 无聊 变态 冒险

好色 善良 博爱 诡辩

能说 空虚 真诚 金钱

伟大 渺小 中庸 可怜

欢乐 痛苦 战争 平安

辉煌 暗淡 得意 伤感

怀恨 报复 专横 责难

每句结尾的词当中,只有第三局的「脆弱」没有押上an的韵。但没关系,这是中文,古诗第三句是不用押韵的——这比多少多少押中国风说唱,还要中国风。

现在再看看当初写下歌词的那个人——窦唯——如今被人奉成仙,已经完完全全拥抱纯音乐,告别歌词了。

4.webp.jpg

而有一个更重量级的中国摇滚人物,在创作生涯中,歌词倒是越写越多——崔健。

崔健在新世纪前后迷上了说唱,而且一写就停不下来,而且完全不注意押不押韵,押上的韵也极不讲究。《混子》这首歌里,先用「子」来押,又用「了」来押……可能已经不算是押了吧。

真要是吃点苦我准会哭鼻子

下海挣点钱儿又TM不会装孙子

说起严肃的话来总是结巴兜圈子

可干起正经的事来却总要先考虑面子

……

你说别太较劲了 你说别太较劲了

你说如今看透了琢磨透了但不能说透了

瞧你丫那德行 怎么变成了这样儿了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

如今刚过了几天 你刚挣了几个钱儿 我看你比世界变得快多了要么是露馅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关于歌词是不是重要,崔健本尊在知乎作出过回复:歌词最起码起到三分之一的作用,是音乐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会超越50%的比重。

5.webp.jpg

崔健写过的歌词,比大多数人会唱的歌都多,而且除了有些类似《最后一枪》被迫失去歌词,崔健并不做纯音乐。所以在歌词重要性的这件事上,最好还是听听他的看法。

如果词和曲必须是二元对立的话,在实验音乐者手上,「词」可以替换成很多事物,或者也无歌词也无曲。

国内这件事做得比较多的,莫过于小河。

打开小河的豆瓣小站,听一听名为「聲」的播放列表,你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6.webp.jpg

再看看小河自己的解释:

7.webp.jpg

8.webp.jpg

厉害的还是这个《n人啊》,已经持续更新4年了,最近一次更新居然就在几天前。

 而你都不知道这算不算实验音乐,或者只能算声音实验?但一个返璞归真的解读是,这首《n人啊》是同时具有曲和词的,不同啊的声调,和啊这一个字,共同承载了这首歌的意义。你可以说它毫无意义,但它确实是几百个人的共同作品。

打个比方:如果你觉得这篇随笔写的实在没意义,那还是去听后摇吧。

最好听Sigur Rós——因为他们的歌时不时会出现歌词——但歌词是冰岛语——但就是在这些需要动脑子去赋予意义的过程中,这些似懂非懂的词和曲,才有了专属于每一个聆听者的意义。

老摇滚.pn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