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硬件】上台演出时,吉他要背的多高才能既帅气又易于演奏呢?
(本文来源:公众号“HaruAir”;作者:HaruAir)
相信很多人从一开始学吉他的时候就是坐着的,长时间坐着练习和弹奏难免会让我们的身体习惯坐着时的姿势和手感。
除非你从来都没想过要上台演出,不然难免还是会有要站着弹的时候。突然叫你站起来背着吉他,肯定会有很多不适。
那么你有没有纠结过
到底吉他背多高才好呢?
一开始我以为我可以像 slash 一样,背带有多长吉他就吊多低(在舞台上肯定是耍帅为主嘛对不对?哈哈),但是当我把背带长度放到最长背上琴后,才发现我好像不会弹琴了(我不仅没有像 slash 一样帅气弹琴技术甚至都下降了)。
由于习惯的姿势改变了,所以站着弹琴时我的速度和准确度都大幅度下降,左手一到高把位弹速和手指就开始变得吃力,右手对于每根弦的力度把控也变差了,怎么弹怎么别扭。
把琴背高一点是会让弹奏更舒适,但问题是,我总不能把琴直接挂到胸前吧。
于是我开始考虑,到底要把琴背多高才能既不失优雅又能让我在舞台上展现我高超的技术。
其实对于吉他背多高这个问题,我曾有听到过一种说法:按照你演奏的风格来决定你背琴的高度。
咋一听觉得像胡说八道,但仔细一想却又好像有几分道理。例如朋克一类的风格,大多数在演奏中用不到高把位,且 solo 也少,多数都只集中在低把位和中把位,所以左手不用按到很高的把位区,也就不存在左手上的不适了,而且多以刷弦为主,对于右手上精细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多,所以你可以把琴有多低吊多低。可以背着琴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到处疯跑。
再如速弹一类风格。大村孝佳这个光速吉他手的现场如果你有仔细看过的话,他在现场演奏时都把吉他背的会高一些。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琴背的高琴体晃动会少一些琴体更稳定,再来这样可以接近我们坐着弹时的手感和弹奏姿势,有利于我们的左右手更精细和细致的处理弹奏。为了保证准确的音符和技巧的施展,这类风格的演奏者在舞台上也很少会有大幅度夸张的动作。除了有一点点不那么潇洒之外,这种背琴高度是最易于弹奏的。
但是如果既想在舞台上耍帅又想保证演奏精准度和质量的话该怎么办呢?
这点就需要根据你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了,毕竟每个人的身高臂长都不一样,不可能人人都像 slash 那样有大长腿。
首先你可以把背带调到最长的长度,然后背着琴开始爬格子。从第一品爬到最后一品,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己感受你的左手是否会随着把位变高而吃力,如果吃力则需要把背带调短一点,然后再重复爬格子来检验舒适度,直到你觉得整个指板你都能掌控为止。此时的一个背带长度就是最适合你的。
但这也只是个人的经验之谈,不一定要这样调试背带长度。
如果你经常看一些吉他手的视频和照片的话,你会发现总结出他们背琴的位置基本都是一样的。无论他们个体的身高臂长差异多大,他们背的琴的位置基本都是一样的,即琴颈拾音器对着的位置在演奏者自身的肚脐或腰带上下的位置。
这个背琴高度其实也算是相对比较舒适和折中的一个高度,既能保持舞台上的你风骚帅气也同时能够兼顾弹奏体验,如果遇到高把位难以弹奏的时候你也可以把琴架腿上来保持稳定,高把位旋律演奏结束后又可以满舞台到处跑了。
就像 Children of Bodom 的 Alexi,他在进行 solo 的时候总是会把琴架在腿上,这样身体会更靠近琴,以此来保证琴体的稳定和更加稳定的演奏。
其实在平时偶尔站起来背着琴来练习也是比较好的一种调节方式,以免突然要上台不适应站着演奏。所以偶尔也可以背着你的琴到处走一走哦。
说了这么多,其实琴背多高都是看个人的习惯和喜好,最主要还是以自身的体验为主,那么你一般在舞台上都会把琴背多高呢?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