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硬件】效果器之过载、失真、前级类

干货 2019-4-4 00:00   阅读数:4890

1551099497684787.gif

(本文来源:公众号“HaruAir”;作者:HaruAir)





过载失真类效果器应该是我们用到最多的了,但什么是过载、失真,也许它们产生的原理我们还并不是很清楚。我在这里用一个简单例子来做类比,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过载和失真。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17.jpg


我们把自己在正常情况下说话的声音看作原声,平时说话的音色和音量都是比较稳定的,但当你把嗓音提高,大声喊到扯破嗓子时你所发出的声音就和平常说话时的声音不同了,这就是过载。原始的过载音色也就是因为音箱箱头音量拧的过大而产生的。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24.jpg


那么失真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当你已经扯破嗓子在喊时再用点力大声点,让你的嗓子更破,这就是失真。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27.jpg


但我们都知道,一般我们不会那么容易把嗓子扯破音,同样在音箱上就算想得到一个自然的电子管过载音色都需要很大的音量才行。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扯着嗓子吼,就像不可能把电子管音箱的音量钮拧得超过 12 点位置,不然你家邻居该报警了。


那这时我们还想要获得过载、失真音色该怎么办呢?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30.jpg


还是用自身做类比。想想看你是不是可以有意识的控制你嗓子的变化,比如刻意模仿女声。你的嗓音可以随着你大脑的控制而改变但不用大声扯破嗓子,这也就像是失真程度的大小可以由箱头前级的控制而不必非得拧大音量一样。


就像你的大脑可以控制你改变多少程度你的嗓音,前级也可以控制失真度的多少。因此你也可以把那些单块看作是大脑来控制你的嗓音。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34.jpg


嗓音的大小控制是否扯破嗓子=箱头音量大小控制是否产生过载


大脑控制的嗓音改变=箱头前级 \ 失真效果器控制的失真度


除去用箱头音量控制是否产生过载之外,现在的效果器一般都能调控失真度。上面我们已经简单了解了过载和失真,前级类效果器也比较好理解,它就是模拟了真实箱头,一般有清音和失真两个通道。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37.jpg


但前级类的单块和失真类的单块有什么区别呢?


从连接方式上来说:

前级类效果器→箱头 loop 里的 return

失真类单块→箱头的 input


其实这种接法也不是绝对的,你也可以把前级类效果器接箱头的 input,把失真类单块接 loop 里的 return。无论怎么接都会出声,只不过是音色你是否喜欢的问题。


一般而言,失真类单块直接接 return 进后级的话音色会暗淡一些不像进 input 一样那么明亮;前级类效果器进 input 音色会更亮更炸。


至于为什么前级效果器接 return 失真单块接 input,这里有一个抗阻匹配的问题,再者前级类效果器就是针对连接 return 进后级设计的。前级类效果器已经是一个前级音色了,你用前级效果器再接 input 进箱头的前级进行染色,那就是双前级音色了,这样的音色会显得较为浑浊和拖沓。


不过你也可以尝试,毕竟每个人对于音色的理解不同。但有些效果器也可以直接接 return,比如 BOSS 的某型号综合效果器,它自带模式调节,可以调成直接接后级的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403133740.jpg


最后说一点关于前级类单块的问题。不要觉得有一块前级类单块就不需要真实的箱头了。拧前级单块上的旋钮带来的变化,和拧真实箱头上旋钮所带来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Mooer 产品的说明书里曾写到,把旋钮全置中是最还原的音色。小前级上的旋钮各刻度音色,和真箱旋钮各刻度并没有做一一对应。就像 KPA 也是,音色刚下载下来的时候,是和当时采集真音箱时的音色最接近的,但要是自己再调,音色就和真箱对应不上了。因为按一个旋钮 10 个刻度来说,仅采集真实箱头上的五个旋钮就需要五十遍采集了,如果再把箱头的其他拨档旋钮考虑进去,这样的话采集量又要翻倍,而且未必每次采集成功,这个工作量加大的太多了。如果前级类单块能代替真实箱头,那么音箱厂家也都该倒闭了。




1554009244216776.jp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