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吗?
(本文来源:公众号“QQ音乐”)
2016年的1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大卫·鲍伊在纽约去世,享年69岁,一代天王星落幕。时隔三年, David Bowie的名字再度被提起,源于“David Bowie Is”大型巡回展览的虚拟实境手机App于2019.01.08正式推出。该应用程序在Bowie的72岁诞辰上线,由他的好友奥斯卡影帝Gary Oldman(加里·奥德曼)进行旁述,带领观众回顾David Bowie的艺术生涯。
“David将音乐与表演提升到新的水平,他让其他人都黯然失色。”英国国宝级歌手Elton John的这番话形容得再贴切不过了。David Bowie,曾被称誉为摇滚变色龙、华丽摇滚代表、捉摸不透的流行标杆等等,但只要对他的艺术造诣有些许了解,就会明白他的影响力绝不仅是这些。
受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的影响,宝爷在1969年7月11日发布了单曲 Space Oddity ,这首歌讲述了宇航员 Major Tom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最后一直漂浮在太空中。这首歌是宝爷的第一首热单,也是他的标志曲之一,而 Major Tom 则是宝爷首个虚拟角色。伴随“Major Tom”的感叹,这首歌在人声结束后的伴奏和编曲,营造出了“失去控制”的真实感。
2013年,这首歌在被加拿大宇航员Chris Hadfield(克里斯·哈德菲尔德)带到国际空间站上,他在太空演唱这首歌,创作了第一部在太空拍摄的MV。
某种意义上,这是David Robert Jones(宝爷真名)化身为David Bowie传奇的开始。
在 Space Oddity 之后,宝爷希望寻求新的突破。在他的第三张专辑《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1970)》中,他一改往前的风格,往硬摇滚发展。作家David Buckley认为,这才是第一张确切表达Bowie的专辑。
这张专辑除了在音乐风格上作出改变,在歌词内容上还触及了精神分裂、上帝与恶魔、电击治疗法等社会话题。同时,他的歌手形象也有所变化,从封面就可看出独特的柔和气质。
但在70年代初,人们更关注“拉斐尔”式的形象而不是音乐本身,因此《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这张摇滚专辑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高的关注度,甚至涅槃乐队后来的翻唱版本比原唱更出名。
前期的“拉斐尔”外表虽然没有引起大众对宝爷音乐的关注,但却让更多人关注到“雌雄同体”的形象,也为后来发展华丽摇滚(Glam Rock)做了铺垫。
宝爷在纽约吸收了当时美国前卫的波普艺术之后,带着他前十年的音乐和艺术积淀回到英国。1972年,Bowie以全新的“外星来客”Ziggy Stardust 形象示人,这是宝爷创造生涯中最受人瞩目的摇滚角色。
火红色的头发,双性的人设,华丽的造型,活脱脱是一个降落地球的外星摇滚歌手。当他以 Ziggy 的形象站上电视节目 Top of the Pops 的舞台时,彻底引起了英国观众的热议。
该时期发布的专辑《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混合了民谣、迷幻摇滚、硬摇滚等风格,展现了外星人 Ziggy Stardust 和他的火星蜘蛛们降落地球的概念,加之舞台剧、电影、佛学概念、超现实主义等艺术元素, Ziggy Stardust 成为了一个无比鲜活的人物。
这个“外星来客”的角色让宝爷成为了全世界最红的流行歌手之一,人们对Ziggy的狂热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对Bowie本身。
我想,我的身心状态有点奇怪,严重失调。但我又觉得,那其实是因为我已经迷失在 Ziggy 里了,那种精神分裂的感觉,我猜,他真的有点控制住我了, Ziggy的阴影比我想象的更厉害,我从没见过Ziggy的影响这么大, Ziggy遮蔽了一切。
—— David Bowie
最后,宝爷决定在 Ziggy 最流行的时候终止有关它的一切,如同在专辑最后那首 Rock 'N' Roll Suicide 那样,以一场摇滚式自杀终结了 Ziggy ,这毫无疑问地向华丽摇滚投下了一颗炸弹。
经历了转型尝试以及几乎陷入精神分裂的状态,宝爷逐渐脱离了Ziggy的形象。而新形象The Thin White Duke(瘦白公爵),则来自宝爷在电影《天外来客》的扮演,白衬衫、西装裤、金发背头以及永远叼着根香烟,极瘦极白。
当时的他已经深陷在可卡因当中,几乎不记得录制专辑《Station to Station》的过程。专辑中的同名单曲是他最长的录音室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合成器,在现在听来还是十分实验性。用耳机听 Station To Station 的时候,前奏的旋律具象化了,会有种它从右耳跑到左耳的奇妙体验。
在1976年,宝爷对新兴的德国音乐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因他吸毒成瘾的问题,他决定搬到德国柏林,重新寻求他的音乐事业。他开始专注于极简主义和氛围音乐(Ambient),后来这段时期的三张专辑被称为“柏林三部曲”。
与 Tony Visconti 共同制作这一时期的第一张专辑《Low》,表明宝爷从歌曲创作的叙述转向更抽象的音乐形式,歌词零星,以表达音乐为主。
第二张专辑《Heroes》,与电子乐大师 Brian Eno 合作,既华丽又嘈杂,既传统又前卫。像第一部那样体现着柏林分裂的冷峻氛围。这张专辑被香港MCB杂志评为:“远赴柏林取经所带来的最重要的著作,其未来派电气化摇滚歌曲与氛围音乐试验乐章皆极具划时代意义。”
在1987年,柏林墙还没有倒,摇滚音乐在东柏林仍被列为违禁物。大卫·鲍伊决定在西柏林的柏林墙附近举行一场持续三天的演唱会,成千上万柏林墙附近的东柏林人听到了来自墙另一边的自由之音。宝爷去世当天,德国外交部官方专门发布Twitter并贴了 Heroes ,称他为“帮德国人推倒柏林墙的人”。
在第三张专辑《Lodger》里,避开了前两张的极简主义和氛围音乐风格,部分回归到宝爷以前的流行和摇滚风格,结果变成了新浪潮和世界音乐的复杂混合。然而,这张专辑并没有取得重大的商业成就。在最初发行的版本时,乐评家们反而不看好《Lodger》,如今它被广泛认为是Bowie最被低估的专辑之一。
1980年代,新浪潮时期(New Wave)到来,宝爷开始了他的“新浪漫”音乐旅程。1983年,宝爷和格调乐队(Chic)的Nile Rodgers合作,制作了《Let's Dance》整张专辑。舞曲风格导向,掀起了当年放克音乐(Funk)融合摇滚的流行风潮,迎合了当时的主流市场。同名单曲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300首英国单曲之一。
80年代后,宝爷还有好几种不同的音乐尝试,组乐队、电子音乐、新古典主义等。千禧年后的宝爷,低调了许多。10年内没有发过录音室专辑,直到2013年才回归,发表了《The Next Day》。单曲 The Stars (Are Out Tonight) ,描述了明星与普通人关系互换的故事,反映了他对明星生活的思考。
2016年,专辑《Blackstar》于宝爷生日之际发布,宝爷却在两天后(纽约时间2016.1.10)因癌症离别人世。音乐界的天王星突然离世,《Blackstar》成为绝唱。
制作人Tony Visconti透露这张专辑是宝爷去世之前为他的歌迷制作的“离别礼物”。Blackstar,Lazarus,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 等单曲的音乐风格依旧前卫,而歌词似乎都围绕着他即将到来的死亡。在他离开以后,《Blackstar》首次亮相英国专辑榜榜首(2016年1月15日),以及登顶其他国家的音乐排行榜。
像外星人般的存在,可不是说说而已。无论是在音乐还是艺术方面,David Bowie始终是多变、令人惊喜的,这位鬼才的作品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宝爷创造了多个音乐人格,而他那数不清的灵感和才华,值得收藏一辈子。
虽然他已离世三年,但他的音乐一直影响着后人。2013年开始的世界巡回展“David Bowie Is”里说到,“David Bowie showed us that we could be who we wanted to be.(大卫·鲍伊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所以,对于你来说,大卫·鲍伊是?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