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物理原理是这样...感觉这么多年的琴都白练了...

干货 2019-1-6 00:00   阅读数:3756

1544357992741533.gif


(本文来源:公众号“世界音乐”;作者:柿子君)



这是一篇很严肃的科普文

因为从现在开始

你看到的每一个字

也许都和天书差不多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111.gif


物理学牛人Oscar Fernando Perez

在TED上关于《吉他中的物理原理》的动画介绍

让你一秒怀疑自己的智商!


据说看完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理科生激动,文科生蒙圈

而弹吉他的,都哭了!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26.jpg

 

正文如下:

 

大神级的吉他乐手是如何弹奏出美妙乐曲的呢?

不仅仅“琴弦振动”和“琴箱共鸣” 那么简单

其中的物理原理,你应该了解一下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31.jpg


当你拨动吉他的琴弦时

琴弦上会产生一种叫做驻波的振动

通过振动琴弦和琴桥传到琴身

随后富有弹性的木质琴身承接了振动

从而活跃了周围的空气分子

使它们或聚集,或分散

这一系列分散聚集会挤压分子,产生声波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35.jpg


琴身内部的声波大部分会从音孔逃出

最终传达到人的耳朵

人耳再将其转化为能被大脑识别为声音的电脉冲


soogif1.gif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挤压的频率

快速振动的琴弦对空气产生连续又密集的挤压

发出高音

低速的振动则产生低音

 

一根琴弦振动的频率主要看四个因素

弦的长度、张力、密度和粗细

粗弦振动慢,所以能发低音

当一个音和另一个频率恰好是它两倍的音一起弹奏时

这个音也被称作它的第一个泛音

它们听起来非常悦耳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41.jpg

 

因此我们将它们之间的音叉定为一个八度

剩下的音阶就插在它们之间

分成12个半音

每一个半音的频率都比之前的一个高2开12次方倍

品格间距由此确定

每一个品格都位于琴弦剩余长度除以2开12次方处


soogif2.gif


看到这的朋友

我猜你已经睡着了

不过还没讲完!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45.jpg

 

这样保证了每升一品,音高恰好升高一个半音

像小提琴这类不带品格的乐器

更容易弹出任意两个音符之间无限的频率

但同时也更难弹到调上


soogif3.gif

没有“品格”的小提琴中枪

 

吉他的形状材质也多种多样

二者都影响着振动的性质和声音

通过同时弹拨两根或以上的的弦

你可以创造出新的波形

如和弦等效果


soogif4.gif

 

比如你一次性弹两个频率很接近的音时

它们会叠加起来形成一条声波

振幅会忽上忽下

产生脉搏般的效果

这种效果被吉他手称为The beats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50.jpg


电吉他则有更多花样可玩

同样是拨弦产生振动

但振动随即被拾音器翻译成电信号

再传入扬声器转化成声波

声波会得到不同方式的处理

从而产生失真、延迟等各种效果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355.jpg

 

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体

都是非常细小而紧绷的弦的谐波序列构成的

所以我们以为的真实世界

可能不过是宇宙中某位吉米·亨德里克斯的一段加长版吉他独奏

显然琴弦远远不止表面上“听”起来的那么简单…


soogif5.gif


据说看到这里的都已经升仙了…

各位宝宝们

你明白了多少?

soogif6.gif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网友神评论:

看不懂,我选择死亡

文科生要跪了

我为什么要看这个

然而我根本看不懂,是在下输了…



微信图片_20190106232446.jp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