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滋养中国吉他行业的三大毒瘤?
中国的吉他行业存在三颗毒瘤,吉他爱好者们总是难免要跟它们打交道,那就是烧火棍、包教会和易上手。
这三颗毒瘤其实对应的是吉他市场上三个高频的消费行为,即买琴、学琴和买谱子。它们之间一环扣着一环,你即便幸运地躲掉了其中一个,还有其它的环节在不远处翘首期盼、等着坑你。
之所以称它们为毒瘤,是因为它们会让那些刚刚对吉他萌生兴趣的人掩鼻而去,不消费;让进入市场的用户因体验很差,不再消费;让含污忍垢的用户,不愿升级消费。久而久之,市场上就出现了类似逆向选择的现象,即我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随着好的产品不断退出市场,那么市场上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价格就会持续下降,导致市场成交量低于均衡水平,也就是市场规模萎缩。
所以从行业利益出发,提供毒瘤式产品和服务、利用水军刷单混淆市场信息的厂商就是行业公敌,人人得而诛之。《吉他世界网》此前也多次抨击过相关品牌和商家,但吉他行业的三颗毒瘤到今天仍能大行其道,到底是受到了谁的滋养?
答案其实既简单,又会让一部分人不快:谁在消费烧火棍、包教会和易上手,谁就在滋养这些毒瘤。
我们会看到,买琴就买烧火棍、学琴就学包教会、练琴就练易上手的通常是同一类人,他们把自己的懒惰、急功近利和爱占小便宜转化为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多管齐下地为毒瘤的生长补充能量。我们觉得有必要找个机会说一声:你们被坑我们很遗憾,但你们不是完全无辜的。
烧火棍,是指那些以吉他为原型,生产制造的玩具和装饰品。但问题是生产烧火棍的厂商就管这种玩具叫吉他,国家也没人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吉他制造水平很低的时候,烧火棍充斥市场也算有情可原,但现在你到电商平台输入“吉他”,销量排名靠前的基本仍是烧火棍,最便宜的几十块,贵的也能有几百块,还送你一大堆东西。
吉他首先是一件乐器,你非要把它当玩具,谁也管不着,但问题是烧火棍不是吉他,它连乐器最基本的音准都达不到,手感很差,而且还散发出浓重刺鼻的油漆味。
假设有这样一位家长,孩子跟他说想要把吉他,他给孩子买根烧火棍,这孩子就算是音乐天才也被烧火棍把音准搞乱了。你觉得这是在培养孩子,还是在身心两方面毁孩子呢?
另外,姑娘们看到小伙子拿着吉他给你唱歌,也先别高兴,看看琴上的漆是不是整齐,闻闻琴的味道大不大。如果这个小伙子真有诚意,借也要借一把像样的琴来给你弹,因为他相信你的聪慧程度足以判断弹唱的品质,这是对你的尊重。反之,你就自己考虑吧,情况也可能很复杂。
根据中国现在的消费水平和吉他制造水平,我们建议大家的第一把吉他尽量选面单琴或更好的全单琴,价格大多在千元以上。在这个时代,买琴之前在网络上多了解一些琴的知识、看看专业测评、手机里下载个调音的应用,都能帮助你更好地挑选吉他,这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个别男琴友,买根烧火棍就想得天花乱坠要去追姑娘,你连对自己都不负责任,对人家会负责任吗?实在缺钱的话,现在还有很多渠道能淘一把二手琴,那也比花钱去买烧火棍要强。
我们绝对不是鼓励大家去买更贵的吉他,而是鼓励大家去买真的吉他。就好比,贵的奶粉和便宜的奶粉都是奶粉,但你不能把毒奶粉当奶粉。它们的差别跟价格没关系,任何价格的奶粉都不应该有毒,任何价格的吉他都不应该是烧火棍。
也不排除个别消费者有什么灵异玄妙的嗜好,特别渴望弹烧火棍,那你们能不能去借一把?不要再花钱滋养这颗毒瘤了。
说来也巧,买了烧火棍的人一般都会去找包教会,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钢需”。
但你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不同的人对“会”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在“会”这件事上都没有共识,那么哪来什么包教会?你觉得自己没学会,老师非说你会了,到哪也说不清楚。这是个基本的逻辑问题。
即便是把“会”定义为最最基础的吉他弹唱,包教会的吉他教学机构也几乎可以跟骗子机构划等号。《吉他世界网》曾对此专门写过批评文章(350元包教会还送吉他的培训机构全是骗子),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吉他教学机构的套路是:靠三百多块的低学费和包教会的噱头吸引大量学员,再靠学员中途放弃而学费不退来盈利。
这些机构甚至还会送学员烧火棍,看起来很不可思议是吧?但是烧火棍一根成本只有几十块,前面也说过它们手感差、音准也差,还散发着甲醛的芬芳,学员根本没法有效率的练琴,很多学员因此练几节课就不练了。 “老师”肯定很高兴你这么快就“觉悟”了,对他们来说,你交了钱不来才好。
同样的道理,网上卖烧火棍的通常都会在广告里注明包教会、免费教学什么的。因为人家也很清楚,你买琴都不肯买真吉他,学琴肯定也没打算正经学,那你最后没学会,不但不会找他们理论,还会埋怨自己:“妈的!又是三分钟热血,多亏当初买了根烧火棍。”
就你这种心态,别说包教会,就是说包你成为吉他大师又有什么关系?
还有一些自学的书籍和课程也是这样,比如“三天精通”、“一周速成”等等,看到这样的名字我就免不了感叹社会浮躁、人心不古,当年我们学琴的时候至少还叫“三月通”呐!
很多人应该过去都练过类似的教材,现在想想好像也挺丢人的,于是有时候我也安慰自己:过去没办法,教材就这么几本,你必须得练,可是现在还练这种就说不过去了。
顺着书的事,我们再说一下易上手。买这种谱子的基本都是在烧火棍和包教会的双重折磨下,奇迹般地坚持下来的人,真的很不容易。那么,找个好的谱子练琴其实是这些人未来能浴火重生的唯一机会,但是很不幸,吉他行业的毒瘤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易上手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就是阻止你成为音乐的主人。
易上手这种谱子普遍存在几个特点:一、量大。一本书里几百首歌,有用没用都给你;二、便宜。也就十几二十块钱,你觉得这个价格谁能给你认真写谱子?三、歌糙,就配最基本的和弦和节奏型,稍微对音乐敏感一点的琴友都能感觉到,弹什么都一个调。
想一想,我们上学的时候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参加工作干得是机械重复的工作,连弹吉他这么快乐的事情,都搞得跟流水线上的工人差不多,你难道就不觉得这样的人生太TM悲凉了吗?
一句话点评易上手,就是“用20年前的标准给现在的琴友们做吉他谱。”都2017年了,你要还弹这种品质的谱子,先不说你能不能进步,反正听你弹琴的人肯定是比20年前要更会听,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市场上存在这些毒瘤其实挺恶心的,但是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市场上存在实际需求,存在即合理。其实如果卖烧火棍的人这么说也就罢了,毕竟人家指着这个骗钱。你一个买琴的人,也跟着说这些是图什么呢?
就好比,对面来了一个路人,上来就给你一嘴巴,然后他跟你说:存在即合理。你非但不生气,还逢人便说:他打我打得合理。说实话,动物界很难再找到这么下贱的生命体了。
一些上了年纪的琴友可能会说:我们当年也弹的烧火棍,也没正经学,也没有好谱子,我们现在不也弹得很快乐吗?
能对今天的年轻人说这些话的人,基本也是没什么自尊的人。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具有一种惯性,已经步入中年的一代人曾经被这种惯性的力量带着横冲直撞、头破血流,今天的年轻一代难道还要重来一遍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社会不就几十年来全无长进,甚至还要倒退了吗?
我们想对今天的年轻琴友说,你们有机会比你们的上一代人做得更好,因为你们面对的是有更多选择的市场、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多元的渠道。如果你们还沿袭着上一代人,特别是上一代失败者的道路前行,你们就走不出这个循环。终日跟这些毒瘤为伍,难道是你们想要的吗?
今天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些琴友对我们也不是很理解,其中不少应该就是正在用烧火棍、在学包教会和在练易上手的。但没关系,因为你不理解我们,我们理解你:贪了小便宜的人,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吃了亏。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你买了烧火棍,还在评价里给个五星好评,薪火相传是吗?自己犯了错,非得拉着别人跟你一起错,学吉他又不是加入传销组织,何必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
我们衷心祝福那些在吉他行业的毒瘤中找到自我认同的消费者,早日发现大千世界斑斓多彩的美,发现比滋养毒瘤更值得他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饶了吉他吧!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