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玄学,压缩器究竟是用来干嘛的?

干货 2020-3-21 14:00   阅读数:4291

资讯 - 文章内容顶部动图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上和弦

 

大家还记得镶边的第一篇文章开头笔者说过:“与均衡器、压缩器这些一搜就有一大堆科普资料的效果器不同,关于镶边效果器的资料比较少,自然也就不那么为人熟知”吗?
然后我突然想起来:我貌似还没有给大家介绍过压缩器(Compressor),但作为一档“硬核”节目,怎么可能连压缩器这么基础的东西都不介绍呢?所以接下来笔者会用一系列的文章给大家讲明白压缩器的这个事。

没错,是一系列的文章!(但中间可能会穿插一些轻松一点的内容)压缩器虽说是一个基础的器件,但其中的学问实在是太多了。当然,网上其实并不缺乏关于压缩器的教程,但有一些教程通常会把压缩器的作用描述得很“玄乎”。
 
比如当你在网上问压缩器有什么作用的时候,得到的答案通常都会是“让鼓组更加有力”、“让人声更加靠前”、“让吉他更加结实”等一系列对新手来说相当魔幻的描述,并不是说这些说法不对,相反,它们都是对的,只是这样的描述对于新手来说并不友好。

什么叫“让鼓更加有力”?什么叫“让人声更加集中“?这些表述对于新人来说都是含糊不清的,表面上“噢,原来是这样!”,但实际上可能是似懂非懂的状态,回头又找其他人问压缩器究竟是用来干嘛的。

所以
与其用这么“玄学”的描述,我们不如来点接地气的,下面笔者用网课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压缩器其中一个最直观的用法吧。
 
相信你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最近是要上网课的吧,笔者相信,某些老师的视频想必是刷新了你对录音的认知
 
就比如笔者的嵌入式系统老师的网课,总是突然有几个字会非常的大声,我指的是非常非常的大声,要是昨天熬夜的话第二天不建议上她的课,很可能专心听着课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音量吓得心肌梗塞(这里不加狗头,因为我是认真的)。
 
你说一个两个视频笔者还能忍忍,但谁知道还要上多久网课呢?所以笔者还是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后,就有了这么一个工程文件👇
红框就是笔者为这门网课新建的工程文件,
那个半导体物理更加的感人,这里就不提了
打开工程可以看到,其实设置非常的简单,仅仅只是一个压缩器而已。就如上文所说的那样,笔者只是想修复那突如其来的大音量,那这可以说是压缩器最原始的用法了,而效果比起什么“让鼓更加结实”、“让人声更加靠前”更加容易被感知到。
 
大家来品一品这恐怖的动态
正如我们在介绍镶边效果时讲的那样,学习一个新的效果,最重要的还是你得感受到这个效果,然后你才会懂得什么时候该用、该怎么用这一个效果。
 
笔者在早期对于压缩器简直就是达到了滥用的程度,是个鼓我就得加压缩器、人声我也要加,基本上什么东西都要加一个压缩器,但有很多时候其实你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东西都压一下出来的效果反而更差,这正是没真正搞懂压缩器的用途的后果。
 

 

感知不到,只是看见大家都往鼓上加,自己就跟着往上加,压缩器渐渐就变成一个很玄学的工具,但不是的,压缩器跟其他效果器一样,不是什么玄学效果,你觉得玄学是因为你这个人比较玄学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听清前面的内容,我们往往会加大音量。
 
而到了突如其来的大音量,会把自己吓一跳,更坏的还可能造成听觉损伤(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没有比听力损伤更糟糕的事了);而压缩器的引入,让我们能听清楚所有的内容的同时,不会被那音量激增的片段吓到或者伤害到,这就是压缩器的其中一个作用,我比较倾向于认为这是压缩器最原始、最主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只是一个超级简单的开头,给大家大致感受一下压缩器的效果究竟是怎样的。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文章中,你们将会逐渐了解为啥压缩器可以“让鼓组更加有力”、“让人声更加靠前”、“让吉他更加结实”,以及应该如何设置压缩器上的参数,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责编:雨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上和弦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