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吉他行业关键词,每个都引人深思

深度 2018-1-2 00:00   阅读数:7670



2017年的最后一周,朋友圈“抵制洋节”之声四起,大有穿越回晚清的错觉。其实,元旦也是洋节,这个词出自《晋书》,过去说的是农历新年,如今则指西历(以耶稣诞生年为元年)1月1号,而且还是国家法定假期。不知道抵制洋节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事,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喜欢上吉他这样自由而奔放的乐器,想必就不会如此狭隘了吧。


吉他是西洋乐器,我们学习吉他时接触的乐理发源自欧洲,那些备受推崇的吉他品牌、制琴师和演奏家也多是外国人,但这都改变不了我们对吉他的热爱。


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可以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为全人类所共同向往。圣诞也好、吉他也罢,其能在一个社会中流行,都是受到了这些“东西”驱动。


生活里到处是条条框框,那就把它们都留在原地。吉他是我们跳脱庸常生活的钥匙,让我们发现自己还有更辽阔的精神世界。吉他以自然而清澈的方式,疗愈我们在生活中遭受的痛创,遇见心中那个还未长大的自己,给他/她成长的力量和勇气。


整个2017年,每一位琴友都给自己的人生写下了新故事,吉他世界网也一样。与那些抵制西方文化的人相比,我们感到自己做了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诚实地记录下了中国吉他行业的点点滴滴,给琴友们呈现了这个行业最真实的一面。这不但是为琴友们的服务,也促进了中国吉他行业的发展。


温故知新。这一期我们精选了十余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顾2017年的中国吉他行业,眺望一个崭新的2018,也衷心祝福每一个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更多快乐和幸福。


这个世界未必会变得更好,但我们会。


环保



如果你去年下单的琴延迟发货了,那它多半都是受到了这个关键词的影响。


2017年,环保整治的浪潮席卷全国,大量工厂紧急整改,甚至关停,其中不乏吉他和相关产品的制造商。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大吉他生产基地,感受更加强烈。由于事发突然,吉他工厂的生产计划被打乱,产品不能及时供货,这也导致了2017年很多国产吉他品牌缺货的情况。


改造环保设施自然需要成本,这就既要经济可接受,也要适合现有生产设施。而对如何做环保改造,目前缺少可操作性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甚至不同官员对改造提出的要求也会不一致。这让原本有心扩大产能的工厂现在也不敢投资扩建,因此中国吉他市场呈现出非常吊诡的现象:一方面市场火热发展、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企业迷茫、举棋不定。


而从其它行业的经历来看,环保政策收紧还将加剧市场上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淘汰。2018年,且看谁家欢喜,谁家愁。


玫瑰木禁运



2017年1月,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组织(CITES,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的签约国开始实施玫瑰木交易管制,中国也是签约国之一。


玫瑰木是质地优秀的乐器材料,常用于吉他指板,部分中高端琴也用其作为吉他背侧板。美国马丁曾在年内公开称,玫瑰木是无法替代的吉他原料。


名为“禁运”,但实际上公约组织执行的是许可制,即如果要在国家间交易含有玫瑰木原料的产品,必须拿到进出口国政府部门的许可文件。要拿到许可证不仅手续麻烦、周期长,还要承受制度成本,甚至寻租行为。这样的结果就是全球玫瑰木产品的交易成本被人为提高,流通量大幅减少。


而且因为这个原因,即便备料充足的大品牌也在去年提高了吉他价格。


业内人士对吉他世界网表示,去年中国市场上玫瑰木的价格上涨了约12%,而且开始出现了断货的情况。部分国内厂商把指板材料换成了更贵的乌木,或者便宜的人造乌木。


随着国产品牌的玫瑰木备料陆续用完,国产高端琴的价格也将再次提高。与此同时,备料充足的国产大品牌,明年将可能在中高端市场显示出价格优势。


注:CITES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各会员国政府所起草签署的一份国际公约,1975年开始执行。这份协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称为华盛顿公约。


涨价



2017年,不少国产吉他品牌都上调了价格。有的琴友对此表示不理解,但其实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上,国产吉他品牌选择涨价是需要勇气的。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人愿意冒着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涨价。


价格上涨的背后,是成本的上涨。央视年初报道,受濒危管制、各国严抓走私、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的红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此外,业内人士对吉他世界网表示,受环保政策趋紧影响,油漆涨价40%,弦钮等五金配件涨30%以上,纸箱涨幅达到70%以上。


大多数品牌最初会选择自己消化掉这些成本,但这只是暂时性的措施,成本最终总要传导到终端市场。迫于这些原材料的成本压力,2018年吉他价格上涨已经是必然。


现在市面的吉他品牌可以分为三类:2017年涨过价的;计划在2018年涨价的;2017年涨过价,但2018年还要再涨的。


对于琴友们来说,有相中的琴早点下手吧。


刘嘉卓



2017年初,一位来自白银、身着校服的吉他少年,忽然红遍了互联网。他有着与年纪不相称的高超指弹技艺,让国内知名的乐手和音乐人赞叹不已。尤其是在高晓松微博评论“看完,砸琴!”后,他迅速抢占了媒体头条。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中国吉他手能像他这样,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他就是刘嘉卓。


出生于2004年的刘嘉卓,4岁接触电子琴、7岁练习吉他、9岁学习指弹,13岁名满天下。


无论技术,还影响力,刘嘉卓都是指弹吉他在中国发展十余年来的集大成者。他天赋异禀,前途无量,是中国吉他手和吉他品牌走向世界的希望。


而最终决定他能否扛起这个重担的,不止是他的技术,还有他的音乐。


道歉



2017年3月,吉他世界网再次曝光了国产吉他品牌圣马可谎称自己是美国品牌、恶意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迫于舆论压力,圣马可于4月在吉他世界网平台发布道歉信,承认侵权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也是中国吉他行业第一次有品牌方公开向消费者道歉。


Gospel原为美国的一个吉他品牌,而圣马可非法使用“Gospel”的Logo长达六年之久,并编造品牌故事,宣称自己是外国品牌。


2016年4月,吉他世界网在一期关于圣马可吉他的测评节目,首次披露了圣马可的恶劣行径。圣马可随后撇清与“Gospel”的关系,删除原品牌信息,建立新的网站,采用新的Logo,开始宣称自己是国产品牌。


在吉他世界网再次曝光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圣马可才终于承认自己不是“Gospel”商标的所有者,也没有“Gospel”吉他的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这是属于中国琴友的一次胜利,正是因为琴友们的关注和声讨,为中国吉他行业规范化树起了新的里程碑。2018年,吉他世界网还将继续为此努力,让琴友们看到真相、让琴友的声音被世界听见。


我们相信琴友们的每一次关注和每一句言论,都在改变行业。


色彩



2017年是色彩之年。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彩色吉他,产品多样化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终结了原木色吉他一统江湖的时代。


过去中国消费者的认知是:只有合板琴才是有颜色的,面单和全单都应该是原木色的。但随着消费者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接受了彩色的面单和全单琴。


吉他世界网认为,吉他外观的色彩化其实也是吉他气质的中性化,它有着女性主义崛起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有原木色统治市场太久的历史原因。这意味着色彩、镶嵌或者特殊木材等外观多样化将在未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对于广大男性琴友来说,这其实也是好消息。因为在一个能提供丰富产品的市场中,原木色吉他只会做得更好。反之,一个女性主义得不到发展的社会,男性的权利也必然受到压制。


新材料



拿火的LAVA ME和恩雅的X1这两款新材料吉他,是中国吉他市场在2017年的亮点。虽然两个品牌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市场定位都不同,但他们代表了中国年轻吉他品牌对重新定义吉他产品的决心。更加难得的是,两款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反响都不错,其中X1的月产能已经提高到了6000支。


很难说他们研发新材料的初衷是为了应对木材价格上涨或者环境保护,但新材料与木材相比最独特的地方在于能够迭代升级。木材是自然造物,质地受之于天,但新材料却能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改善其特性,比木材有更强的可塑性。


所以对于初代产品,我们并不必有太高的要求,两个品牌都表示要升级材料和设计,他们的二代、三代产品会创造什么样的成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从容面对评议和干扰,这也是年轻公司必然要经历的成长。


就像吉他世界网在去年报道中说的那样,国外吉他大牌用木材做了百余年吉他,国产品牌想要跟他们正面竞争,难度太大了,但如果能通过新材料把彼此拉到近乎同一条起跑线上,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G1



在2017年,中国吉他品牌的设备先进性因卡马的重金投入,而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G1面单琴就是来自这条生产线,它也是2017年国内市场最为关注的木质吉他产品。


如果说恩雅和拿火是通过新材料吉他“曲线救国”,那么G1就是在“正面战场”跟世界大牌硬碰硬地竞争的产物,而这其实才是对吉他本质的竞争,因此也更需要卡马学习钻研国际大牌的制琴理论、理念和技术经验。


卡马吉他团队为了向美国制琴大师请教,多次往返中美,表现出了对制造好产品的巨大诚意和决心。生产设备方面,卡马对标美国Taylor公司,部分设备较之更加先进,而且还自己研发和制造了一些生产设备,这些做法让G1在精细化和稳定性方面处于国内行业领先的地位。


即便在2017年末,我们看到卡马仍然在采购调试新设备、建造新车间、改进G1音色,以及研发新的型号和桶形。明年我们将能看到卡马G1的兄弟产品陆续上市,也希望这些产品能给琴友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因为这系列产品的成功将会带动整个中国吉他行业的技术装备升级。


品牌化



2017年是中国吉他品牌化进程的分水岭。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10月的上海乐器展,品牌与非品牌的展区,一个门庭若市,一个门可罗雀,两者间这样清晰的差距在往届乐展上未曾有过。


提升品质与提升品牌是两件截然不同的工作,需要的是不同的人才。而在品牌建设方面,像拿火这样的年轻品牌在过去几年为国内吉他行业开拓了思路,带动了更多企业重视品牌工作。


多次出现在高收视率节目上的拉维斯吉他,在2017年首次以主持人口播的形式登陆湖南卫视;年末,威尼斯乐器的广告在央视滚动播出。这种对大众媒体投放的内容所能带来的转化非常有限,但这种行为却可以让自己的品牌在行业中的脱颖而出。


多个中国吉他品牌在2017年招揽专业营销人才、成立营销部门,这是他们摆脱过去的工厂思维、完成从工厂向企业蜕变最快的方式。


当一个传统产业品牌化之后,该行业的竞争门槛也随之提高。想在吉他行业有所作为的人,要抓住未来的3~5年的时间,再晚就难有机会了。


打假



在我们印象里,以往无良厂商都是山寨国际大牌,但是在2017年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假冒国产品牌的产品。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过去几年国产吉他品质的进步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已经呈现出品牌效应。


吉他世界网了解到,某国产吉他品牌在2017年发现有工厂生产假冒该品牌的产品,经过调查锁定制假窝点。最后由警方和工商部门联合出动,查封假冒产品总价值约100万元。


另一个以中国为主产地的品牌也在2017年被山东某家厂商山寨。这些假冒产品主要是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国外,而非中国市场。不过,该品牌对此并没有采取法律行动,而是通过沟通解决了这个问题。


两个品牌的两种处理方式,各有各的适用条件。2018年中国吉他品牌还会延续不断进步的趋势,也会因此面对更多无良的山寨厂商,怎么与之斗智斗勇将是一个新课题。


对话国琴领袖



2017年,吉他世界网走访了中国南方最为知名的六大吉他品牌——卡马、拉维斯、法丽达、麦杰克、星臣和美丽达,对各品牌的掌舵人做了深入访谈,制作出《对话国琴领袖》系列纪录片。


广大琴友终于可以通过这部纪录片,系统而准确地了解到中国吉他品牌的生产流程、经营理念和文化气质,重塑自己对中国吉他品牌的认知。中国吉他品牌也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几乎毫无保留地向琴友们展示工厂,回应琴友们关心的问题。


中国吉他行业已经到了需要品牌与消费者加强沟通的阶段。沟通方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个值得信赖的沟通渠道和平台也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也一直是吉他世界网想要为吉他行业做的一件事。


《对话国琴领袖》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要继续探索更丰富的沟通方式,让琴友们能够从吉他和音乐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吉他品牌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和琴友需求的变化,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正安



2017年,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贵州遵义市辖内的正安县,而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成为焦点的原因正是吉他。


传统上,中国的吉他产业集群位于广东、福建、山东和北京,但由于这些地区环保管理日趋严格,以及人工、土地成本提升等因素,吉他也加入了中国制造产业转移的大军。


正安地处内陆,本身并无发展吉他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自2012年首家吉他企业落地以来,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吉他企业来投资建厂,陆续在厂房租金、税收、财政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据报道,现有29家吉他生产厂家入驻正安,共计年产500万把吉他(含Ukulele),产值50亿元。这个数字可谓“惊人”,但也能看出正安作为新兴吉他产业基地的迅猛发展势头。


正安吉他协会会长、塞维尼亚乐器总经理魏友兵对吉他世界网表示,正安吉他产业园现有厂房40万平,正在投建的还有60万平。而且正安采用的是吉他产业园的模式,吉他企业和配套企业都在一个园区内,彼此也就是2~5分钟的路程,体现出集约高效的优势。


有志于从事吉他行业工作的人,2018年不妨关注一下这个地区,创业或是打工的机会应该都不少。



返回首页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