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好琴就能弹好吗?

深度 2020-2-23 13:00   阅读数:1942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艺池吉他


与以前相比,现在国内吉他爱好者在经济方面整体要好不少,从前大家心心念念的Martin、Taylor、Gibson等Dream Guitar在现在看来并不遥远。再加上国内行业的发展,从前“买把全单琴”这样的心愿在现在也很容易达成。


因此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买好琴的相关问题,各种大品牌热门型号、小众高端琴的相关讨论和评测也层出不穷,能买到好琴的途径越来越多。


前几天在知乎收到一个问题邀请,题主琴龄两个月,用琴Yamaha FG800,2000左右的面单,有意买Taylor 214CE DLX,万元左右国际大品牌面单,可以说问题很典型了,“大牌情怀”,“贵就是好”都有了,但今天想从“琴龄两个月”这个角度来聊一聊。


通常初学者对于音色好坏是没有认知的,关于不同的琴对各种音乐风格的适应性以及自己的方向和需求也没有明确判断,并且演奏技术发挥不出琴的潜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体验,对吉他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获得。


因此像这样短期内就进行设备更新个人是不建议的,当然也有前提——你手里正在用的琴品质必须过关,因此烧火棍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如果你正在用的确实是烧火棍,建议还是尽快换成品质合格的乐器。


虽然经济方面非常宽裕的琴友不必考虑太多,想买就买当然没问题,但这里的不建议是从技术能将琴的潜力发挥到什么程度这个角度来说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这样,那我入门的时候买个千八百的琴就可以了,等有了控制音色的能力,能发挥出琴的潜力以后再换。这样说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可能等不到那时候。


因为控制音色也好,学习体验和对乐器的深入了解也好,的确需要过程,但这一切都依赖一个前提,那就是手上的琴必须有那样的潜力,必须能对控琴过程中的变化做出反馈才行。


也就是说,你所用的设备要真的是品质过硬的乐器。不用说几百的烧火棍,很多一千多的吉他其实也并不过关,做工、手感、稳定性这里就不说了,单就声音来说,也有很多琴的音色是会随着使用而衰减的(实际上琴应该越弹越好听)。


琴的好坏问题先说到这,回到主题如果你现在正在用的琴是品质过关的,却发现弹出来的音色并不好,或者不如别人弹琴出来的声音好听,那么首先要想的是为什么别人弹出来好听,以及如何控制和发挥你手上吉他的音色,而并不是“换一把更好的琴”,因为最终你会发现,换了好琴你弹出来的声音还是不如别人。


有人说即便不会控制音色,发挥不了琴的潜力,弹两千块的琴音色肯定不如两万块的琴好。确实是这样,但它们之间的差别却会比想象的要小很多,小到完全无法体现价格上的差距。


在这一点上,经常看各种吉他评测视频的爱好者多少会有体会。为什么有的琴价格相差很多,对比评测里却感觉不到如价格一般的音色差距?为什么同样的琴这家的评测视频里听起来很一般甚至比较差,而另一家的听起来却不错呢?


当然这里面是有一些评测加过后期的因素,但也有人是不做后期的,抛开这方面来说,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句话——Tone在手上


之前看过朱家明的一条小视频,说了10个对吉他爱好者的建议,其中就有1条说到“不要相信任何评测视频,因为90%录视频的人弹不出他手中设备的音色”,虽然有点太绝对,但却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个人的教琴过程中也时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会问,“老师,我的琴是不是不够用,我觉得它音色不太好,要不要换一把配置高的、更好一些的”,通常我会把他的琴拿过来,弹出他认为不错的音色,让他对自己的琴有新的期待。


因为对于品质过关的琴来说,核心在于“能将它的声音发挥出多少,而不在于配置和价格的高低对于要求不高的普通的爱好者来说,2000以上的面单琴只要品质过得去,都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满足需求。


因此普通面单琴也好,高端手工琴也罢,其实都可以发挥出比你听到的声音更好的潜力。相反,弹普通面单琴发挥不出来,换成高端琴也一样发挥不出来关键在于手

责编:nina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艺池吉他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