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访谈:中国吉他界的现状与前景

深度 2020-1-13 15:00   阅读数:5927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古典吉他资讯与赏析


微信图片_20200113113839.jpg

(本文选自1987年8月《音乐爱好者》)


记者:陈志同志,您好!我们上海音乐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音乐爱好者》双月刊您看到过吗?


陈志:看到过,我感到办得很不错。


记者:我们这份刊物以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吉他爱好者。他们对这次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吉他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吉他艺术节”十分关注,你能否把艺术节的一些情况向我们的读者作一些介绍?


陈志:这次吉他艺术节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和文化部、中国音协等部门的支持下筹办起来的。珠海特区政府和珠海壕江实业公司、香港吉他音乐社、澳门可口可乐公司等港澳朋友也给予我们大力协助。特别要提到的是,这次“吉他艺术节”能邀请到世界上17位著名吉他大师,而且其中有两名是国际吉他大赛上的金牌获得者,这是很难得的。因为按惯例,象这样的活动,如果有一位金牌选手参加了,那么,另一位金牌选手是不会再来的。而我们一次能请到两名金牌选手和这么多大师级吉他高手,也正说明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际威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另外,从国内赴会的代表情况看,全国除西藏、台湾外, 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参加这次盛会。三百多名吉他演奏家,音乐工作者、吉他爱好者分别来自汉、彝、高山、朝鲜、壮、回、蒙七个民族,年龄最小的仅10岁。香港不仅派出了人数众多、高水平的代表团参加艺术节,并协助我们做了许多联系、接待工作。可以说, 这是一次国内外吉他高手云集的盛会,是一次可以载入中国近代音乐史册的盛会。


记者:陈志同志,近几年来,你为吉他艺术在中国的普及与提高做了很多工作。你能否就中国吉他界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谈些看法?


陈志:近几年来,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吉他艺术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市成立了吉他学会或协会,有的省、市代表团表示:这次“吉他艺术节”结束回去后就准备成立。有人说,我国的“吉他热”正在降温,不对。这次吉他艺术节的盛况就是一个明证。原先我们估计,因通知发得晚,国内一些辺远省市难以派人来,可是没想到一下来了那么多,连记者团、工作人員和邀请的外宾及港澳地区代表,总数超过了四百人。许多求艺心切的吉他爰好者没拿到通知,紛紛給我仍写信,表示无论工费或自费,只要能参加就行……


记者:听説有兩位新疆代表坐了六天六夜硬座火车自費赶来参加?


陈志:对。新疆这位代表其中一位就是毕业于你们上海同济大学的吉他迷。他倆从报上得知“吉他艺术节”的消息后,好不容易争取到兩个名額,但他倆的単位不同意他们来。艺术节举期将近,他倆只得各自向単位领导递交了一分“辞职书'以后赶到珠海来参加的。込一切都説明,“吉他熱'在我国方光未艾。


記者: 陈志同志,我听金仁平同志( 《北京音乐报》副主編、“吉他艺术节”艺委会副主任)説,目前全国的吉他爰好者人数已达到一千万!


陈志:込是大約的估计,但也是保守的估计。因为随着“吉他熱”的継績兴起,吉他爱好者的队伍还在不斷扩大。愛好吉他这件乐器的人,可以説追及工农兵学商各个接触层。仅以“学”一个方面説,就有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今年初我在北京组织的四百人吉他合奏乐队演出时,其中就有三百名是首都各大学里的吉他爱好者。


记者:是这样。我在艺术节期间从各省市代表中了解到,许多省市不仅城里的青年人爱好吉他,“吉他熱”也幵始迸入农村。在我们上海今年春节的农村庙会上,郊县虹桥乡就有一支上百人的农民吉他队到街尖演出。陈志同志,在目前的吉他热潮中,你认为音乐界和我們吉他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隊志:在当前的吉他熱潮中,也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比如,由于吉他供不座求,一些音位不准、制作貭量不高的吉他也上市了; 一些音像公司不问演奏貭量、内容好坏,为了赚钱,大量出版发行所谓吉他演奏家的磁帯;各种吉他大奬賽应运而生,比賽也不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排完名次就各自打着某种头衔去赚钱;特別値得指出的是,目前许多地方开班的吉他培訓班師资和教材方面都存在一些向題。


从教材方面説,現在国外已经不用卡尔卡西教材了,而我却刚刚开始出这本教材。这样,我们就要多走一段別人走过的路。卡尔卡西教材本身是很有系統性的,但它的最大缺点在于右手不是从注意音色幵始学习,而是从摆好手的姿式、解决声部、旋律、层次这样幵始。用卡尔卡西教材练习出来的学生往往对音色掌握不好。現在,国外的吉他界都用塔雷加教材。教材一幵始就要求先解决音色。对我們来讲,如果用塔雷加教材,必須有好老師指导オ行,但多数人没有这个条件。卡尔卡西教材比較容易自学。因此,最好能有一本兼收这两本外国教材之长、适合我们中国广大吉他爱好者学习的教材。


从师资方面说,主要是各地担任吉他教学的大部分人没受过正规训练另外,他们接触国外先进教材,现代演奏法也比较少。当然,这些同志为普及吉他艺术做了大量工作,联系群众面也很广。但他们往往也是从卡尔卡西教材自学成才的。恰恰卡尔卡西教材最大的弱点是不注意音色。这样,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左手很熟练,但右手不行。所以,我打算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合办一个吉他师资训练班,为全国各地培训一批吉他师资。第二个想法是想搞一个提高性的、示范性的专业吉他乐团。这样,可以让我国的广大吉他爱好者感受到正确的吉他演奏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次在珠海举行的吉他艺术节,虽然从全国各地来了好几百人,但与全国上千万吉他爱好者、几亿青年相比,毕竟是一个微小的数字。我想在吉他艺术节结束回京后就要着手办这两件事。


现在,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蒸蒸日上、飞速发展,吉他艺术作为音乐事业的一个部分,也必将有一一个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音乐界已有许多项目在国际比赛中夺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吉他也一定能走向世界!


记者:陈志同志,谢谢您邀请本刊参加这次吉他盛会,谢谢您对我今天采访的支持!再见!


微信图片_20200113113849.jpg


责编:子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古典吉他资讯与赏析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