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史话(上)

深度 2020-1-4 12:00   阅读数:3897

微信图片_20191119113810.gif


转载自公众号:古典吉他资讯与赏析


微信图片_20200106101302.jpg

本文选自《音乐艺术》1985年7月刊

作者王毓麟;衡阳老何推荐


原始人在打猎时,从猎弓在射击时发出的声响得到启发,利用木头、龟壳、动物的肠筋等制成粗糙而原始的各种弦乐器,以后随着生产和文化的发展,在各文明古国中又出现了里拉、竖琴,诗琴之类的弹拨乐器,它们都是吉他的祖先。



公元八世纪左右,早期的弦乐器随着流浪的吉普赛乐队传到欧洲

与此同时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将一种带有三根弦的原始提琴雷贝(Rebec)带到当地,并在民间得到流传。以后人们改用手指拨弦以代替琴弓擦弦的演奏方式,随着时间的转移,雷贝被改造成一种称为曼陀拉的乐器。


到16世纪它又发展成为更为复杂的,人们称之为维威拉的乐器。


在16~17世纪时,欧洲还有一种吉他拉(Guitara)也是人们被极为熟悉的弹拨乐器。



14世纪中叶,起源于埃及和巴比伦的诗琴从东方各国传入欧洲,到16世纪中叶,诗琴成为一种最流行的乐器

当时,诗琴的演奏技巧已极为完善,不少诗琴曲至今仍被用作演出节目有的乐器一直留存到今天。


诗琴由琴身平坦的面板和鼓起的背板成、琴颈(带有指板)以及琴头(带有弦轴)三部分组成。琴弦的数目不一,有的多达24根,但使用最广的为五对琴弦和另加一条单弦的。诗琴的定弦也很多样,奏时大都用手指揪弦,极少用拨子弹拨。


现今我们看到的吉他,于18世纪才出现。因此可以断言,各种古代乐器:希腊的基萨拉、里拉、诗琴;西班牙的维威拉;意大利的古提琴等都是吉他的先驱。


在西班牙圣地亚哥的德科姆波斯特拉大教堂和意大利奧尔维耶托夫大教堂的雕刻和壁画(刻、绘于12世纪)上,可以看到这些类似吉他的乐器。



在13世纪,西班牙民间曾流行过两种类型的吉他:


摩尔式吉他(琴身呈椭园形,背隆起,颈长,类似诗琴,用以奏旋律)和拉丁式吉他(琴身呈8字形,两面平坦,张四排双弦,用以演奏和弦)。


到16世纪摩尔式吉他被淘汰,而另一种名叫维威拉的乐器开始兴起,并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广为流行。它的外形与现代的吉他极相象、琴身呈椭圆形,琴侧有凹档,颈、头修长,张琴弦六根,奏时用手指弹拨(也有用拨子拨弦或用弓擦弦的)。


维威拉在当时被视为贵族的乐器,仅使用于宫廷和贵族的府邸中。16-17世纪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路易斯·米连、米格尔·德富恩伊纳以及其他作曲家)所作的维威拉曲,同当时的诗琴曲一样,都是早期拨弦乐器的经典之作。


作曲家米连于1535年还写过一本名为《艺术大师的维威拉音乐》的书,最早阐述了维威拉的奏法。书中并载有供初学者与演奏家用的各种乐曲。1538年,纳瓦埃斯跟着出版过一本演奏教科书。


1546年,穆达拉在他所撰的一本演奏法中,还收集了许多维威拉演奏家的作品:包括各种舞曲、爱情歌曲、民歌、经文歌、幻想曲等,可谓集当时维威拉曲之大成。此外,恩里克斯、德巴尔德拉瓦诺、皮萨多、弗恩拉纳、达扎等人的著作也相继问世,将维威拉的演奏艺术推向高峰。



16世纪中叶起,人们对吉他的兴趣与日俱增


1549- -1555年西班牙音乐理论家胡安·贝尔穆写了一篇名为《唤起人们研究乐器的书》的文章,提出了把维威拉改制为吉他的建议,并指出:“若要把维威拉改成吉他,应该去掉它的第一弦和第六弦。”


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五弦吉他(西班牙吉他)终于取代了维威拉的地位。


新的吉他加强了第五弦的作用,改进了音响特性并制订出吉他定弦的四度体制,因而显现出更多的优越性。这时期吉他的定弦为: ADGBE,与现代吉他右侧五根琴弦的定弦一样。



专论西班牙吉他的第一篇论文,于1596年在巴塞罗那发表,是由医学博土、大数学家胡安·卡洛斯·阿马特写作的

这篇题名为《西班牙吉他和曼陀拉琴的两种形式》的文章,是当时研究维威拉和吉他的杰作。


文中除了讨论实际的演奏问题和古记谱法(手法谱)外,还涉及到一些音乐理论问题。同时,在其他一些论文和吉他曲集中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日常音乐生活的概貌,以及探讨吉他用多少弦才合理,如何定弦,怎样改进演奏技巧等方面的情况。由于这种新吉他音色浑厚,富有变化,至17世纪中叶,已传遍欧洲。


关于吉他在意大利风行的情况,从当时吉他曲集出版数量、种类的繁多就足资证明。17世纪意大利的吉他大演奏家当推:弗朗切斯科·科尔贝塔。


他曾担任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吉他教师,并说服英王查理二世学习吉他,又出版过一些演奏法之类的教科书和吉他乐曲集。


他的学生罗伯特·德维塞(1650- -1725) 也是一位宫廷演奏家,他的名作《d小调组曲》至今吉他大师们还在演奏。另一位著名的演奏家、作曲家加斯帕尔·桑兹(1640-1710),曾担任过阿拉贡总督府演奏吉他的宫廷音乐家,并著有《西班牙吉他教学法》一书传世,以制作小提琴驰名于世的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瓜达尼尼(1711一1786)等匠师,同时也制作过若干优质的五弦吉他。



在英国,吉他大约是都锋王朝(1485-1603)时期传入的,当时仅用为歌唱的伴奏


1627年还出版了胡安·卡洛斯·阿斯特所写的一本书:《西班牙吉他和曼陀拉》。


18世纪初由于弓弦乐器和键盘乐器日益完善,拨弦乐器逐浙退居次要地位。单弦的吉他(有“爱唱歌的女人”之称)在歌唱性方面不能和小提琴相匹敌,而把琴弦调成同度和八度的双弦吉他,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的两条弦很难保持统一-的音准,从而给它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六弦吉他直到18世纪末才出现(后被称作“古典式吉他”)


它的形制是:增加一根比E弦低两个八度的第六弦,并以单弦替换双弦,以消除原有的缺陷。


新的六弦吉他在保留四度定弦法和精新增的低音弦扩大了音域后,音量得到了加强,音色得到了丰富,因此足以胜任各式各样的作品。但是改进还在继续进行着,到18-19世纪之交,法国有人试图推广四度定弦的七弦吉他,但没有获得成功。到19世纪中叶,法国吉他演奏家科斯特(1806- 1883)为七弦 吉他,奔走宣传不遗余力,但仍无成效。



在俄国,19世纪初出现了以三度定弦的七弦吉他,这种变体吉他有一定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他还继续在与六弦吉他争夺领先地位。


就在同一世纪里研制出了不少新的吉他品种:竖琴吉他、里拉吉他等等。行家们的意图是想把各种拨弦乐器的优点集中到一件乐器上,但这些新品种均末获得流传,原因在于这些乐器结构笨重,音质不良。


例如,有一种吉他在指板的外面装上一根附加的低音弦,使琴弦数量达到十四根之多(有的甚至更多)这就妨碍了演奏技巧的发展,更由于在演奏其余诸弦时会引起附加低音弦的共鸣,从而造成和声的混杂。


在吉他曲的记谱法方面,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在1797年出版的费尔南多·费兰迭尔所著的《西班牙吉他演奏艺术》一书中,首次用音符而不是以古记谱法《手法乐谱》来记写乐曲。



早期吉他的音品都可移动。

到18世纪,吉他的品线已经固定--用铜制的品线镶嵌在指板内。但音品的数目仍变化不定,从九个音品直到十七个音品都有。


到19世纪初又出现了一种三度六弦吉他和四度六弦吉他,这类吉他的定弦比普通的吉他高一个小三度或纯四度。这类吉他后来仅用来作为儿童学习用琴,而不作为演奏的工具。


20世纪初,人们对洋溢着欢乐情绪和强激节奏的消遣性音乐越来越感兴趣,于是一些演奏轻音乐的重奏团和爵士管弦乐团应时兴起。但此时,吉他并没有站在一旁毫无作为,而是积极地加入到这些乐队中去。


不过,在爵士乐队声音响亮的乐器包围下,古典吉他显得音响极其单薄,而变成一种不适应乐队要求的乐器了。因而在歌舞乐队,轻音乐队和爵士管弦乐团中,才开始采用夏威夷吉他和爵士吉他来代替古典式的吉他。



夏威夷吉他是否因产生于夏威夷群岛而得名呢?


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没有弄明白。一般认为它是侵占夏威夷群岛的西班牙人所带入,并经夏威夷人的改造而逐步形成的。


它的结构与古典式吉他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品线较为高一些,定弦为: e--a-e'-a'-c*-e',象古典吉他一样,它所发出的实际音高要比乐谱低八度。


夏威夷吉他的琴弦都是金属弦。一般都坐着弹奏, 把乐器平放在双膝上,左手用金属小方块或卷成圆筒的金属片紧贴琴弦,视按压琴弦根数的多少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 

(1)与琴 弦形成某种角度

(2)横按在琴弦上

(3)斜按在琴弦上


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则用来拨弦发声,每个手指上均套有一个带有尖形甲的铁环一指套, 其作用与拨子相同。大拇指主要拨三根低音弦,间或用以拨最接近低音弦的细弦;食指拨第二、三弦,中指拨第一弦。


第一本讲述夏威夷吉他演奏法的书《司的尔吉他弹奏法》于1915年在美国出版,由马图·斯特姆夫编著。1928 年肯米基的《夏威夷吉他弹奏法》一书出版后,才正式用夏威夷吉他这个名称。


级进滑奏是夏威夷吉他最通行的演奏方法之一,能造成它所特有的演奏风格和软绵绵的声音。揉音在夏威夷吉他上也常用,它能产生一种圆润的颤音效果,在演奏较长时值的延续音时,颤音效果更为明显。


由于夏威夷吉他本身的音响听多了常使人感到腻烦,因此夏威夷吉他流传不广,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影片《黄金山》所作的配乐里,有一段用夏威夷吉他演奏的音乐,用以刻划一种轻浮的情趣。


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夏威夷吉他的音色甜润而优美。本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电磁感应式的夏威夷电吉他后,更吸引了不少爱好者。美国的夏威夷海劳管弦乐团就是一个夏威夷吉他乐队,它曾创作和演奏过不少名曲,包括《阿罗玛》、《夏威夷之夜》)等。



爵士吉他目前用得非常广泛,它主要用作和弦式的伴奏。

这种吉他的琴身较大,有的是用金属制的,以抗住琴弦较大的张力;两侧开有孔,以代替古典吉他上的共鸣孔;琴颈稍呈弯曲状,指板要比古典吉他窄些,因爵士吉他只使用横向击弦,不需要在各弦之间留有较宽的距离。


其琴弦数与定弦法与古典吉他相同,不同的是它所使用的是金属弦,并用拨子拨弦发声。


爵士吉他主要是一种节奏性的乐器,它能奏出一定数量的标准和弦,它们常用文字符号或音级的名称来标记。


由于这类和弦数量不多,因而爵士吉他的演奏技巧也就缩减到仅以左手沿着指板在每一和弦的同一位置上挪动而已。只有在变换调性时,才根据规定的节奏,要求演奏者准确地跟着变动。


由于夏威夷吉他或爵士吉他在演奏时经常使用扩音器扩大音量,因而音响效果颇好,并导致电吉他的广泛传布。电吉他有一个长而窄的指板,没有共鸡孔,琴身沿习传统型式以便持在手中演奏。


电吉他的面板上设有预防拨子碰撞的护琴板和2~3个音色转换器,它主要用于吉他类乐器的重奏中,或与其他乐器组成小乐队。


电吉他的表现手法较为单一,色调也不够鲜明,它所演奏的乐曲,大都是经过简化的,不太复杂的曲子。但由于电吉他有着容易学习、掌握的特点,加上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它的产量不断增长。


当前,电吉他的实际使用虽在进一步深入,但它並不妨碍一般吉他的流传和使用,古典吉他仍保持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许多歌曲和民歌,流行歌曲和影片中驰名的插曲,都是在吉他伴奏下演出的。用吉他为歌曲伴奏,构成旋律的和声支柱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吉他的和弦伴奏样式称为“吉他音型”

在其他乐器演奏的乐曲中,这种音型也用得很多。在西班牙作曲家的作品中,“吉他音型”更是屡见不鲜。


迪亚贝利(1781一1858)和帕加尼尼(1782一1840)是19世纪两位享有盛名的吉他作曲家。作为杰出的小提琴大师和优秀的吉他演奏家,帕格尼尼曾从1801年起,潜心研究吉他艺术凡四年。


他一生共创作吉他曲一百五十余首,其中有独奏曲,小提琴、 吉他奏鸣曲,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的大四重奏等。他还把吉他的许多演奏技巧,特别是和弦组合的指法,拨奏等应用到小提琴上去,从而大大提高了小提琴的表现力。


他们的同时代人朱利亚尼更将吉他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位吉他大师的才能,和名声曾在维也纳盛极一时,他与维也纳的小提琴家斯波尔(1784--1859)钢琴家莫舍列斯(1794-1870)和洪梅尔(1778- 1837)经常往来,这些器乐演奏大师对他的演奏和他的作品评价都很高。朱利亚尼曾创作过一些以弦乐四重奏协奏的吉他协奏曲。


朱利亚尼的音乐以悦耳动听见称,並以高超的技巧使人震惊,他的演奏特点是:常用二重的三度和六度进行来代替简单的音阶式进行,并广泛使用各种琶音。



把每一个音演奏得流畅、纯正和清晰,是朱利亚尼对吉他演奏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他对左手技巧特别重视。

意大利吉他演奏家卢伊加·洛尼亚尼(1790-1877),费尔迪南多卡鲁利(1770-1841),马泰奥·卡尔卡西(1792-1853)和马克·扎尼·德菲兰蒂(1800- 1887)都是朱利亚尼的弟子。


西班牙籍的费尔南多·索尔(1778-1839)是19世纪初著名的吉他演奏家,也是许多吉他曲和歌剧的作者,有“吉他中的贝多芬”之称。


他的许多歌剧曾在巴黎、伦敦和莫斯科上演。索尔曾在许多音乐会上演出,声名卓著。虽然他的戏剧音乐不久就被人们所遗忘,他的吉他乐曲则一直流传至今。所作以变奏曲最为重要,其中有的采用了科莱里、莫扎特、帕伊西埃洛所写的主题,他把吉他视作一种复调性的乐器,这是索尔笔下的作品与意大利豪华风格的吉他曲所不同的地方。他的作风接近维也纳古典乐派。


所作《吉他演奏法》(1832年)在欧洲颇有影响。此书后又由纳波莱翁·科斯特编订和补充。


此外,索尔还提出用薄而轻的木料来制作吉他,以减轻吉 他的重量。同时又设计出一种扇形的新音梁,使吉他的低音得到丰富。他的这些改进一直沿用至今。


(未完待续)

责编:子秋

转载自公众号古典吉他资讯与赏析

点击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