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吉他UP主,我到底信谁的?

文娱 2019-12-31 16:00   阅读数:3256

微信图片_20191119113810.gif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艺池吉他


现在像B站这种流量大的视频平台,各领域的人才都很多,其中不乏行业“大佬”,当然也会掺杂一些冒充专家的小白用户和各种喷子、键盘侠带来的坑。


网络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各说各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而对于用户来说,麻烦在于甄别信息可信度和有效性,因为谁也不是绝对的权威。


就拿我自己从事的吉他行业来说,什么是好音色,什么是好手感,从有效弦长到琴颈尺寸,从琴型、配置到工艺,都是相对主观的东西。因此很多UP主给出的信息和观点也只能是参考,出于恰饭也好,经验不足也好,都不能成为你选择吉他以及学吉他的依据。


D型指弹差点劲,扫弦还得大琴体,柔美当数玫瑰木,温暖还要桃花心。比如说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当然也只能是个参考,不一定就是准确的,也不一定适合你。


关于琴这方面,有的人喜欢低音、喜欢大音量,有的人则偏好细节丰富、均衡的声音,只要自己喜欢,那就是适合你的选项。


前面说的恰饭因素,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偏听偏信,还是要尽可能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多看一些信息,以便对吉他有更多的了解。


比如:


拿OM跟D比共鸣,告诉你D型好,某某牌子好的;


拿枫木跟玫瑰木比低频和延音,告诉你枫木背侧声音不行,对应的那个牌子声音差的;


用菜鸟琴技对比四五千跟一两万的琴,用“事实”告诉你其实音色没差多少的;


这种或为恰饭或为黑的做法其实挺拙劣的。


顺便普及一下,有经验的吉他爱好者都知道:


OM跟D比共鸣基本是比不过的,它的特点是均衡,因此弹曲子要比D有优势,而D更适合扫弦类型的弹唱;


枫木的特点原本就是高频清亮、反馈迅速、延音短,玫瑰木的优势却恰恰是低频和延音。不同的声音特点适合不同风格的音乐,比如枫木背侧就很适合爵士。另外谁做的琴也很重要,Gibson最经典的42英寸Jumbo琴型SJ200,背侧板就是枫木,蜂鸟Hummingbird和L-00的经典配置都是桃花心,而Martin的传奇型号背侧大多是玫瑰木;


Tone在手上,琴是基础,但琴本身的潜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却是手上的控制力说了算。菜鸟手里弹出来没有明显差别的根本原因不是琴与琴之间差别不大,而是手上的能力只够弹出这种程度的声音,不要说上万的琴,四五千的潜力可能也并没有发挥出来。


说完琴本身,再说学琴方面,这个就更多了。


比如有的老师要求初学爬格子时手指必须完全立起来。从古典的方式来说确实是要这么练,但大多数爱好者都是偏好现代音乐和弹法的,钢弦上手指全立起来怕是嫌人家放弃的不够快。


这一点在电吉他上格外明显,“护弦”是电吉他的头等大事,如果你把手指立起来弹琴,可以会被老师敲折......


再比如有的老师让学生疯狂练习爬格子......不过我想说弹琴十几年了,格子爬的还是不怎么样,但也并没有妨碍什么,琴厂里的质检人员格子爬的飞快,但却不会弹琴。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扫弦用手腕还是手臂啊,拿拨片的姿势啊,小指要不要支撑到面板上啊......


其实各种方式、各种选择都有道理。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方法实现技术,没有哪一种是一定正确或错误的,总之博采众长才能更全面的理解和学习。



编辑:雨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艺池吉他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