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弦替换的角度谈谈即兴伴奏的技巧

干货 2019-12-10 13:00   阅读数:5083

文章转载自:编曲二三事

作者:刘笑寒

原标题:《千呼万唤终于等到“即兴伴奏” | 从和弦替换的角度谈谈即兴伴奏的技巧》


好久不见...我还是那么喜欢用郎朗的照片做封面...


640-1.jpeg


记得是很久很久之前,发了这样一篇推送:《老弟啊,你歌好像唱跑偏了...(说说写歌的套路)》



总结下来,这一篇讲的是:绝大部分歌曲在“和弦进行”这方面都有规律可循,比如1645,比如“卡农进行”,比如4536等等。也就是说,用“六个基本和弦”,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几乎能够为绝大多数歌曲做即兴伴奏。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掌握了六个基本和弦,并且能够听出一首歌和弦进行的套路,你只需要简单地按按柱式和弦,就能够技惊四座地蒙骗在场99%的观众,让周围不明情况的朋友发出,“牛逼!这人竟然会即兴伴奏”的惊叹...


然而...学习音乐远远不止是为了装逼(好像不一定...)。接下来我要讲的东西,会让这样一个简单的套路变得复杂一些。这种手段不仅仅可以用在即兴伴奏之中,对提高编曲水平当然也是大有裨益的。


640.jpeg


回到正题,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我们要把简单的东西弄的复杂?就用六个基本和弦即兴伴奏不好么?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很多时候,旋律与和弦音会产生冲突,例如最最常见的,F和弦(fa la do)上的mi音,mi和fa会产生明显的小二度冲突,这个是我们在编曲中要尽量避免的;


第二,六个基本和弦是最基本的大三、小三和弦,长期的重复会让人觉得无聊、枯燥,毕竟就这么六个和弦翻来覆去,再好听的歌也会变得空洞乏味。


所以啊,我们尝试着用一些复杂的和弦,替换最基本的六个和弦,让音乐从和弦得角度上更加多变。所谓的复杂和弦,总结下来,包括:

挂留和弦、加音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变根音和弦,以及离调和弦



接下来要学的东西需要一定的基础,我们把教材翻回到之前:


乐队排练时,我们在想些什么?——和弦、级数谱、即兴伴奏的准备知识


这篇文章中的“级数谱”形式是一种通用的和弦标注方法,接下来,所有的和弦将用这种方式标注。这节课的内容同样很“干”,为了可读性,我准备把这块知识分成几个章节分别来讲...


我们一个个来看吧!(公众号一篇只能添加一个音频,简直智障...如果有琴的朋友,一定要在琴上试一下,体会和弦的听感)


1.jpeg

挂留和弦


挂留和弦分为挂四和挂二和弦。挂留和弦的用法基本上逃不出以下三种:


1.  避免小二度冲突


很简单,挂留和弦省略了三音,并用二/四音取代,我们常见的三和弦中,二/四音本身就是和三音存在小二度冲突的,比如 1sus4(1 4 5) 与 1(1 3 5) 中的4和3,比如 6sus2(6 7 3) 和 6m(6 1 3) 中的7和1。


那么,如若当旋律中出现长时间的4,并且它落在了1和弦上,当然,我们会首选用1sus4替代1。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


2.  构成和弦音流动


这个概念有点玄学...


举个非常非常常见的例子,我们说,一个乐句的半终止往往结束在属和弦,也就是五级大三和弦。而现实中,很多的歌会使用5sus4->5的和弦进行,这样就出现了5 1 2向5 7 2过渡的音阶变化。通俗的,我习惯把这种现象叫做“和弦音流动”,会使得和弦更富有变化感,流动感,由一种从不稳定到稳定的通畅感。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要跟着我的教材系统地学习和弦,有关于“和弦音流动”,“根音流动”之类的概念我会不止一次地提起,大家要好好理解哦。


3.  五声音阶中的应用


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在民族音乐/古风音乐/中国风音乐之中,如果我们滥用带有fa或si的和弦,会与五声音阶相违背,产生一点点的“不纯粹感”。


因此,根据我的经验,往往我会把带有fa或si的和弦尝试着替换掉,比如我会用 5sus4(5 1 2) 替代 5(5 7 2),不得不说,替换后的和弦,是多了那么一些“五声音阶”的感觉。


当然,能用到这一条的时候非常非常少见,在这儿也就仅仅作为一个经验分享。

 

2.jpeg

加音和弦


加音和弦有千千万万种,加2,加6,加9,甚至加11,想加什么就加什么...


使用加音和弦一般逃不出这几种情况:


1. 为了满足旋律音


这一点与挂留和弦第一条很相似,为了使旋律音更多的落在和弦之内。比如当sol这个音长时间的落在F和弦(4 6 1)上时,我们便会使用F 9(4 6 1 5)这个和弦(你也可以称它为F 2和弦,编曲之中我不是很区分这两个和弦…)。同样的,还有C 9(1 3 5 2),当C和弦的旋律音有2的时候,不妨换用这个和弦,听上去会更舒服一些。


2. 为了丰富和弦的音响效果


我们说过,大/小三和弦太过简单,听上去有点单薄。这个时候,适当引入一些和弦外音,会让和弦听上去更丰满。比如,1这个和弦我们几乎不用,大多数都用1 2或者说1 9和弦来代替,原因就是1和弦实在是太庄重、太稳定了。


3. 为了某些特殊需求


我觉得这一条都不能算是总结…


很多时候复杂的加音和弦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听觉效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以下这几个和弦:

1 6(1 3 5 6):浓浓的五声音阶感

4 6(4 6 1 2):听上去情感很复杂

6m 9(6 1 3 7):听上去非常柔和、动听

5 9(5 7 2 6):说不上来…

 

所以啊,加音和弦千万种,等待你自己去挖掘,可以说,这是这些和弦运用里,最没有规律的一项了…

 

三、七和弦


其实,我们常见的七和弦中,只有六个是非离调的,分别是1Maj7, 4Maj7, 57, 2m7, 3m7, 6m7。

其中2m7, 3m7, 6m7的使用方法最简单,任何使用到2m, 3m, 6m的地方都可以替换为它们的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对比起小三和弦,少了几分忧郁和阴暗,多了几分流行与自然。


而1Maj7和4Maj7往往是为了满足旋律音,也就是说当mi落在4和弦上时,往往会用4Maj7(4 6 1 3),这个道理重复了这么多次,相信大家都懂了…


57这个和弦用的很多,相对于5,57的不稳定感更足,解决到1的“顺畅感”也更足。


这边提一下,57sus4(5 1 2 4)也是很常用的和弦,半终止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57sus4->5,你看,5 1 2 4到5 7 2 5,同样,这是一个经典的“和弦音流动”。


至于其它的离调的七和弦,我们在“离调和弦”那一部分慢慢讲~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很多知识都是为了下一节做准备的,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带来更加玄学的“变根音和弦”,以及“根音流动”、“根音静止”等奇葩论


点点.gif

文章转载自:编曲二三事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