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一定要先学习乐理知识吗?
文章转自公众号:吉客乐器
作者:吉客吉他 嘉颖
在影视剧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一个山野长大的男子或是女孩,无师自通地能将一支笛子或箫吹得极好,或是,能弹得一手好琴。
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对音乐,对乐器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希望自己手中也能奏出美妙的音符。
然额,学习一门乐器,如果没有“师傅引进门”,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手型指法,即使自身天赋异禀,能将乐谱背熟,可能也会缺乏演奏中应有的美感和美好体验。
我们可以把学音乐和学数学作一个类比。
当我们教会一个孩子通过掰手指学会3 5=8时,他会明白,3个苹果加5个苹果等于8个苹果,同样,3个桃子加5个桃子等于8个桃子;
但是你要是问他33 55=?他就数不出来了,因为没有那么多手指头可以数。而只有掌握了加法的进位规律才能计算得出来。
不学乐理学音乐的人们,就好像做简单的一位数加减法,完全靠数数,初期较简单的阶段时,也能得到正确答案。
但是正如2 8等于10, 1 9也等于10,他不知道2 8与1 9有什么共通之处,他只能靠背,从1 1,1 2一直背到9 9一共45种排列组合分别得到什么结果。
同样,如果不学乐理知识,演奏时就只能全靠记忆,这首曲子怎么弹,哪里需要停几拍,哪里需要升调;而如果换一首,即使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章节,也不知道从何入手。
也就是说,如果不会乐理知识,学音乐一定会遇到瓶颈,好比当学习两位数加法,从10 10一直到99 99时,一共有4095种排列组合,光靠数苹果就背不下来了。
而乐理知识就相当于做加法的通用方法,了解了进位规律,学会了列竖式,哪怕是十位数、百位数加法也能很快算出来。
而我们在教小孩子算数的时候都是先让他们从数手指开始,等到他们自己发现手指头不够数不过来的时候再教加法的基本原理。
学乐器的时候一般也是先入门,等到能够正确看谱演奏音符之后,再进行乐理的教学,教他们乐谱里使用的通用规律,为什么音符要这样写。
基础乐理最好是不要看书自学,因为大多数人五六岁的时候的智力是不够自己靠看数学书总结出算数规律,是需要老师上课教的。
老师教会了加法乘法,聪明的孩子自己能悟出减法除法,再往后就基本可以自学了。
同样,学习乐理知识也最好是找一个专业的启蒙老师,因为任何一种学习,建立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专业的老师,才能帮助、引导和督促你打下坚实的乐理知识基础。
无论是钢琴,吉他,古筝还是小提琴,都有相应的指法、手型,这些都是无数前辈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传承下来的,也是最符合人体生理原理和视觉美感的。
在掌握了这些基础乐理知识之后,将来的音乐学习之路才会走得更加稳健和坚实。
文章转自公众号:吉客乐器
(长按可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