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改装案例:巨型品丝+双双拾音器的15种音色电路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九河吉他
作者:赵洪波
- 序 -
自美利坚国老汉里奥奋达创教,洋琵琶磨改素有扒皮抽筋与脱胎换骨两派,缠斗甲子有余,难分伯仲。扒皮抽筋派,相传起事于高丽国白头山南麓,与泡菜古法颇有渊源,讲究由表及里,以阴柔绵毒见长;脱胎换骨者,发迹于九河下梢三条石一带,属津派煎饼旁支,最擅放浪形骸,行的俱是刚猛路数。
两派弟子行走江湖,难免狭路相逢,口角多起于此:
扒:“你大爷!”
脱:“你 大爷!!”
扒:“你MB!”
脱:“你 MB!!”
于是攻守往来,辗转腾挪,偶有秘籍遗落街市,掩没于黄土,茫茫数十载,落下遗珠之恨。
时移世易,己亥年公历冬月初五,磨改秘籍被一老丐割爱于九河老赵,阅罢不免击节赞叹:壮哉我朝,幸哉我民,真乃厕上极品也!虽老丐索价不菲,毕竟不敢独享,遂抄录于此,与君共赏。
诸君若由此篇有所开悟,还请不吝广传于江湖,亦可打赏纹银若干,老赵在此先行谢过则个。
- 改装思路 -
......还是说人话吧。
先简单介绍一下本篇要改的琴:DBZ Imperial FM(厂货)。注明厂货,是因为毕竟不是从正式渠道购买,这款琴也比较少见,我也不确定正式的零售版本在具体配置和质量等级上有多大区别,特此说明。
DBZ是Dean创始人Dean B Zelinsky于2008年与Jason Struble、Jeff Diamant等人创建的吉他品牌,后来还使用过DBZ Diamond商标,在Dean Zelinsky于2012年离开公司后逐渐并入Diamond品牌。
Imperial琴体正面外形接近Gibson ES335,但是结构是桃花心木/枫木双层实心,在音色上与ES335没什么可比性。有效弦长24.75',琴桥跟ES335一样是硬尾T-O-M类型,因此琴弦拉力和推弦阻力与Gibson ES、 LP相同。Diamond品牌改款后的Imperial是这样的:
要改的这把Imperial FM吸引我的有四点,一是ES335的外形让右手拨弦位置比较高,坐着弹琴很舒服;二是琴体超级薄,右臂轻松;三是琴颈背面是比较适中的软V型,至少是很适合我;最后一点很简单,这琴足够怪,常规琴型实在摸的太多了,总得找点乐子不是?
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品丝材质一般,抛光后两三个月就氧化得一塌糊涂;其次是音色,虽然声学音色比较扎实,但是拾音器和电路系统完全毁了最终的音色表现。油漆质感、工艺细节、金属件选配等其他方面不过不失,符合那家一线OEM厂的一贯水准。基本上,如果以国外正规渠道七八百刀的售价,可以算性价比上乘。
针对琴的缺点,决定做两项改装:品丝与电路。
- 品丝改装 -
更换品丝是个重塑手感的好机会,指板弧度、品丝材质与尺寸、指板边缘处理方式、品丝倒角等等都可以抛开原有规格重新选择。但是也不能信马由缰,必须考虑指板材质、品丝槽夹持力、指板厚度、品位记号、琴枕高度、音色变化等限制因素,所需篇幅浩繁,在此无法赘述。
想要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Stew-Mac公司的《Fretwork Step-by-Step(中文版:品丝修整、安装与更换实例教程)》和Dan Erlewine相关专著,或者报名参加九河吉他维修技师培训。
几年前,我想试试Allparts销售的品丝品质如何,于是他们在售的所有品丝各买了一磅,下单时并没仔细查看规格。在海关磕完头取回工作室,发现了这么一管儿东西:
这是啥?给51区的货发错了?从照片里你可能看不出来太多异常,这里跟大家比较习惯的品丝规格对比一下:
图中黄色线是6230(.080x.043'/2.03x1.09mm 宽x高 下同),多用于复古Fender琴型;
橘色线是6105(.095x.047'/2.41x1.19mm),使用这种品丝最典型的吉他是Ibanez Jem7V;
紫色线是6150(.104x.047'/2.64x1.19mm),是Fender美标系列大部分型号的选择;
蓝色线是6115(.108x.051'/2.74x1.30mm),也就是Tom Anderson上比较常见的那种三角形品丝;
绿色线是6110(.118x.058'/3.00x1.47mm),典型的金属琴标配。
红色线... 就是Allparts发来的妖孽,查了一下货号,竟然标注为Jumbo Fret Wire,这让正经人家的Jumbo情何以堪?
这种妖孽普通顾客显然是不会选的,之前也只有九河的两位技师给自己的木琴装过,结果出乎意料,音头饱满并且钢性十足,延音也有所提高,音色至少是没比之前差。
考虑了一下手头现有的琴,虽然燕瘦环肥,但还是名门正派居多,实在无聊。好吧,有请小刘同学把妖孽换上!
换完首先发现整琴配重变了,好在琴体比较重,倒是没出现琴头下垂的问题。其次是品丝精密抛光后简直是亮瞎狗眼,看惯了3分的,1克拉的bling-bling确实是非常满足恶趣味。
手感方面,最简单的描述是很像Yngwie Malmsteen那种凹槽指板。因为品丝足够高,按弦时指尖是完全碰不到指板的,推弦揉弦的阻力极低,这是最明显的好处。很多没接触过凹槽指板的朋友不太理解为什么Yngwie认为这种琴容易弹得更快,我觉得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指尖悬空,左手按弦时更不容易用力过度,久之会形成只用必要力度按弦的习惯;二是即使琴弦很低推弦也不会夹手指,解决了速弹和技巧在琴弦高度上的冲突。
缺陷也很明显,就是滑弦简直就是在撸搓板儿!不过实际上巨型品丝要比凹槽指板稍好一点,因为品丝比较宽,手指的撞击感更柔和,习惯控制好按弦力度后并不会太恐怖。
如果你打算DIY更换这种品丝,还要注意:安装品丝前的指板找平/弧度修整和安装后的品丝找平都用了最高精度的18'铝合金弧度打磨工具,但是由于品丝实在太宽,普通品冠修整锉无法修圆,只能用最传统的三角锉打磨,非常考验耐心。另外还要注意妖孽品丝弹性太大,安装前必须加工到与指板弧度完全吻合,否则中间部分会回弹。
- 电路改装 -
根据查到的参数,DBZ Imperial原配拾音器是DBZ自家土炮,不过我也不确定手上这把厂货的拾音器到底是什么鬼,总之音色很屎。我对双线圈音色没太多要求,这琴也没什么特定的音色取向,于是问了下Aguda/Kimble掌门王仙长手头有什么可选,得到Seymour Dancan的SH1/SH4。
拾音器是4芯输出线的版本,电路配置是2电位器 Toggle拨档,可实现的电路功能选项很多,不过最近改了很多电路,提拉电位器DPDT能实现的直通、电容切换、切单、反相等等都有点玩腻了,昂贵的6档Toggle用在这琴上又有点牛刀。琢磨了一下,给每个拾音器做单独的串联/并联/切单切换开关自由度最大,于是画图:
电路仓空间非常有限,得仔细测量好位置,而且还得用清底刀加深电路仓并重涂屏蔽涂料。一通折腾,过程和完成图:
这个电路的原理就不讲了,请九河吉他维修技师培训高级班学员们自行复习一下。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元件参数的选择。小切换开关必须是DP3T On-On-On类型,注意大多数DP3T都是On-Off-On的,千万别搞错;电位器用常规参数500K即可,如果想让音色更亮可以用1M的,想更暗可以用250K;音色电容和高频补偿方案我用9Rivers Wiring Cube(电路魔方)实测选了3300pF和150K/1000pF并联方案。
在琴颈/琴桥档,两个拾音器各有串联、并联和切单三种音色,在中间档,共有3x3=9种音色,合计15种;如果想要更多可能性,或者说让拾音器得到最大输出,可以把其中一个电位器换成提拉电位器或者再增加一个DPDT开关,增加直通功能(无负载输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九河吉他
(长按可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