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G到5G——能否迎来Live演出的春天?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吉他专家
作者:胡卓如
从唱片到磁带、从CD再到数字音乐,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改变着音乐的形态和存在方式。可见,每一次音乐产业变革的动力,都源于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革新,音乐全面进入数字时代,科技创新也渗透到音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2018,是4G与生活方方面面高度融合的一个关键点。于音乐产业而言,中国数字专辑下载销售额突破2亿元,数字化音乐模式在一种探索的模式下,实现了从0到1的商业化突破。这得益于4G带给我们的优势。
2019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是的,全民高呼的5G时代即将到来。
5G意味着什么?“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大规模设备连接”......5G的信号给了我们这些关键词。在与现实的激烈摩擦下,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演出狂热者,我首先思考的,是5G这种新的技术形态,会给现场演出的呈现,带来怎样的实质性影响和转型?
PART1:5G构建新场景——观看演出成为一种沉浸式体验。
“影像内容的虚拟化、可视化、立体化呈现,成为了音乐领域重要的可探索和发展方向,VR和AR技术也随之改变了音乐演出、观众体验和音乐消费的模式。”
今年暑假,我作为一名实习记者参加了江西省的移动物联网博览会。在这个以“5G融合 万物智联”为主题的展会中,我感受到了5G与智慧生活的融合,也切实体验了一种全新的参与到演出中的方式,即全景移动直播。
5G成为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助力因素——你只需配备一副全景眼镜,就可以体验到一种沉浸式直播方式,让你躺在家里的沙发上,随时随地、360°无死角地观看到演出。全景直播等技术将现场音乐转换为更舒适的体验,就像在现场感受一样。
尽管目前全景眼镜的应用还并不广泛,但今后随着5G技术的日益成熟,大型演出采用8K VR的方式直播或许司空见惯,音乐演出也将找到另外一个商业化的道路——让VR能落户到每个无法到达现场的家庭中,带给他们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当VR打开了这种没有时空限制的“入口”和“场景”,场景不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成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它主张要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为连接不同个体制造场景的工具。场景也成为一种能力的体现,是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完成连接的高效率方法。这是5G将带给我们的新场景以及新变化。
今年3月,动感101音乐电台携手中国电信,举办第26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这是全国首个5G 8K VR直播音乐现场。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最佳机位,放置的是一台正对舞台的VR摄像机,用它拍摄的8K VR高清视频,通过5G网络传输到电信云数据中心,转码剪辑成VR内容后,再通过5G网络发出直播信号。
这种采用真8K拍摄、8K编转码、全程5G网络传输等端到端直播的方式,可大幅缩短8K视频下载和缓冲时长,使观众毫无压力地感受VR超高清的震撼体验。
此外,上海电信为现场观众准备了近30部VR头戴式设备。戴上头盔,除了可以看到VR效果的现场舞台表演外,观众还能看到自家“爱豆”在后台新闻中心的动态。没有来到现场的观众也可以在位于上海电信信息大楼的信息生活体验馆,远程实时看到精彩内容。这种先行试验,似乎预兆着未来5G的样子。
对于5G,如果你只是想到:网速更快了,那你的想法或许太局限了。5G的普及将把物联网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同时,移动物联网产业作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典型代表,催生出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给我们的音乐产业和演出现场带来巨大变化。
PART2:无线化趋势——筹备工作化繁为简
我时常感叹,自己有多么幸运:因为我们生于一个科技发达、娱乐爆炸、高质量演出络绎不绝的时代。人生的前十八年,我大多时候以一个观众的视角去感受和欣赏每一场演出。我为每一位能站上舞台的演出者鼓掌和喝彩,并感叹“成果”的来之不易。
成年之后,我从自己踏上舞台、再到了解和尝试幕后工作、再到作为一个负责人去组织一场演出,我才知道,一场完整的表演能最终被呈现给大众,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细节环环相扣,一个地方的出错,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由一个很小的初始原因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演出的失误、延期更甚是取消。
我想,对于每一位敬业的演出人员、抑或是奔走于舞台后方的幕后人员来说,每一场演出都是紧张、神圣的。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对于演出者是如此,对于组成一场演出的点点滴滴都是如此。一场完美的呈现,需要歌手和乐手成百上千小时的练习,主办方与场地方无数次的周旋协调,安保人员对每一个细节的监督,舞台音响灯光的一次次修改协调……这可能需要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提心吊胆与专注。
但技术永远在帮助人们实现一个又一个奇迹。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对演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想是链接——一个从繁到简,从简到“隐形”的过程。假若5G技术应用于演出,那我们或许可以尽可能地抛开那些繁琐的线圈,让整个幕后团队的工作效率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
就拿指弹来说,无线拾音器的应用也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划时代的科技革新,使得数据的传输速率倍增、有效的传输距离更远。5G时代的来临,更是意味着能够实现无损音质的传输。“无线设备”的应用与升级,对演出的普及、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的降低、指弹演奏现场的高效传播都将带来变革级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预见5G衍生出的全新音乐生活方式。
在生产端:
——5G技术能帮助音乐内容创作;如利用5G技术与乐队实现异地合奏与创作。不管在多远的地方,乐队任然可以同步演出、彩排、实时互动转播等,极大了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乐队。5G技术的提速,无疑让信息交流变得更简单,为音乐创作也是极大的便利。
在传播端:
——5G技术由于传输速率更快,能连接更多设备,这更能制造出音乐消费场景;为远程音乐教育、直播互动等领域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减少交通带来的时间和费用,更加自由地享受音乐乐趣。
在企业端:
——5G将会帮助公司业务延展,更好的实现音乐价值。由于5G将实现更加高清的视频传输,全景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将对现场音乐带来更沉浸式和多元化体验。带给企业更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和全新理念。
在用户端:
——5G将帮助用户更好的获取内容和信息,促进音乐产业的消费和升级;5G时代下,数据流动性越强,生成的结构性也就越多,用户关系越清晰,创造也就越清晰。
早期,音乐相比视频而言,在传播过程中因其低成本和低宽带而占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势。
在音乐产业,乐器和录音棚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逐渐让位于数字形态,因为这可以减少对信号的干扰,保证其更精准的复制,操作也更加自如。
由于5G的高速、低延时等特点,势必在未来对音乐行业带来冲击。当传输速率不再成为传播者担忧和考量的因素时,当传播成本不再是受众难以获取信息的阻碍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拿我们熟知的4G来说,2014年,演唱会网络直播开始兴起,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实景等可以在演唱会直播中应用,这正是4G技术的完善带来的深刻产业变革。
而5G并不会完全替代4G、WiFi,而是将4G、WiFi等融入其中,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这就意味着,网络的覆盖面将更加广阔。这意味着,数字鸿沟的缩短,能让更多人接受到不同的音乐。
这意味着,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会因为5G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获取的成本降低而逐渐减小。
这更意味着,不仅可以让中国音乐走出去,也可以让海外音乐走进来,或许能真正实现“世界音乐村”的幻想,打破不同种类音乐的壁垒和转换障碍。
话题延伸
指弹作为音乐中的小众类别,想要传承和发展下去,必定要搭载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成熟。二者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应该思考,如何承载着5G的浪潮,将路子走得更宽、更野。归根到底还是两个字——连接。
从物与物的连接中去思考:
传输速率倍增、有效的传输距离更远,意味着——乐器智连、设备智连、舞台智连、场所智连。复杂的东西隐形化,却井然有序地运行着。
从物与人的连接中去思考:
不再简单执着于产品研发,而是专注洞察新的场景可能。去探索未知,打造指弹文化新生态。
再从人到人的连接中去思考:
不再是拘泥于自我本位诉求,而是激发用户主动传播分享。指弹文化的传播除了依靠指弹本身的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本身如何把它的魅力展现出来。这依靠的是每一个个体、团体的努力。
5G给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带来更多种可能,5G来临,有更多种方式去展现指弹、发扬指弹。我们更需要思考怎么去挖掘、创造自己的流行。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指弹中国
(长按可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