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这四点引以为戒 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练习浪费”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吉他专家
在我所接触的很多学习吉他的朋友们中,大部分的人,在练习阶段都会出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无不与当下众多低素质的吉他教师有紧密联系,这就是所谓“练习浪费”的问题。下面我就说几种类型,供琴友们参考。
第1种类型:练习反复不达标
对于某个技术含有的具体的技术要领不清楚以至于在练习的开始就没能达到该技术的练习要求,在以后的多次重复练习后仍然不得要领,从而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第2种类型:练习过程缺乏计划
对于每一个练习也没有明确的目的,结果练习一无所获,造成浪费。以学习一首新的练习曲为例,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必须明确这一练习曲的技术要求:视奏 慢练——逐级加速 针对性练习——熟练演奏 准确表达各种表演符号-——背谱 按照练习要求演奏。
这一学习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练习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次练习,才会有收获。另外,我再强调一下慢练。在慢练的过程中,所有的技术成分都会”放大“,练习中所谓的”放大“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和精度的提高。总之,慢速练习的练习的原则是在实际演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和精确度的要求,为原速演奏做准备。
第3种类型:尽管掌握了一些演奏技术,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这又是一种浪费,事实上,由于学生的技术练习大多是针对单一技术吉他视频教程进行的练习,而缺乏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的技术进行相互连接、转换的练习,这就造成学生在技术运用上的困难。此外,原已学会的的技术因为没有重温而逐渐生疏、淡忘,等于将原来的练习过程浪费。另外,我要对大家说的是,通过技术练习,塑造一首练习曲的音乐形象是最终目的。柔美的乐句和果断、有力的乐句相结合,连绵的音符与婉转的音乐语气相呼应,这些音乐形象无不依赖于各种不同类型技术的相互配合和熟练运用。
第4种类型:急功近利
这也是最普遍的出现在业余爱好者或者自学者的队伍里。就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大多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情绪,而实际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对练习曲的内容做一次分析(和声,曲式结构,调性..)能需要多少时间呢?其实不超过一小时——这就需要我们的吉他老师或者自学者具备这样的音乐素质了。然而,在没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练习,一遍又一遍无意义的重复,花费的时间又何止是一小时?
更关键的在于这样的练习是无功的,甚至有害。“欲速则不达”,它所造成的对演奏上的危害使得学生日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因不当练习而产生的问题,这就是平时出现的最典型的浪费,例子简直是数不胜数!
如果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上述四点能够引以为戒的话,我想就一定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练习浪费”!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吉他专家
(长按可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