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30年经验分享:家长分五层,你在哪一层?(家长必读)

资讯 2019-11-26 15:00   阅读数:1675

微信图片_20191119113810.gif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乐器商业网


一位从教30年的音乐老师,教出无数优秀的孩子。有专业优异的,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 ;也有文化成绩特别好,但也热爱音乐音乐,后来也考上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当然文化不错,通过专业加分考上一线本科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父亲,2018年,19岁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作为教育者,作为一位父亲,他对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微信图片_20191126094906.jpg


他为家长提了两个问题和三条建议,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他强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值得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细读和践行,越早看到收益会越大!


1.培养孩子贵在坚持


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


坚持在平常中,坚持在每个环节,时时刻刻在坚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


我教音乐、教钢琴这么多年,遇到很多专业很好、文化成绩也很好的学生,无一例外,我观察到都是孩子的父母能够坚持,从而孩子也就坚持下来。


所有的学习都是坚持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为什么有些孩子到了初中就不愿意上学了,就爱玩?同样道理,都是不能坚持。学琴与学文化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提两个问题和四条建议。


微信图片_20191126094932.jpg


2.向家长提的两个问题


如果说家长是个职务,那么这个职务是伴随着孩子出生自动拥有的,不需要别人任命。那么我请问大家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做家长是你的事业,你的这个事业现在走到哪个层次?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这篇文章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想问各位家长,除了愿意为孩子花钱,你还会为孩子花时间吗?你会花时间吗?


你还会有更高层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能够始终与孩子成长对话吗?你的思想与孩子成长的步伐合拍吗?


我想大部分的家长可能花在物质上多一些,精神层面的要少一些。


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满怀热情和梦想,是否科学做家长、理性做家长,而不是以“父爱母爱的名义”,在有意无意中伤害我们的孩子,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呢?


微信图片_20191126094935.jpg


第二个问题: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


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虽然我们付出不图回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


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1)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到高年级,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 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

(3) 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4) 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


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的孩子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不管孩子,将来烦恼不断,只要孩子过不好,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这就是父母!


微信图片_20191126094938.jpg


3.给家长的四条建议: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办学的追求点!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这不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投机心理。如果家长不尊重教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不过,家长可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我反对家长随意指手画脚。我们和家长是教育的合伙人关系,合伙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让懂教育的来从事教育。谁都不应该成为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能凌驾为强势群体。


当然,家长如果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以与学校交流,但在孩子面前一定维护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权威。


我与我的爱人从有孩子就定了规定:


(1) 夫妻双方管孩子,只要一个在管,另外一个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对错,目的是维护权威;

(2) 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 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微信图片_20191126094941.jpg


第二,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理解与尊重的重要。如何与孩子谈话?这里有几个建议:


(1)首先是抓住把柄谈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心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2)其次是集中时间谈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


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3)其三是针对问题谈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


谈的多,面拉得宽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提陈年老帐,与其他孩子攀比,胡乱联系,主观臆断。


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的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


微信图片_20191126094943.jpg


第三,需要懂的三种基本教育理论。


做不断学习的家长。家长要研究孩子特点、了解孩子学习阶段的情况,密切专注孩子的变化和需求,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真正扮演好合格的监护人角色。


我们许多家长朋友,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培养目标是盲目的、教育观念是滞后的、教育方法是随意的、教育知识是贫乏的。


想要当一名合格的家长,我建议家长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以下教育理论。


(1) 最近发展区理论:别老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常说的“看起点,比进步。”


每个孩子知识能力、情商智商有差别,每个孩子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我们多纵向比,孩子自己多与自己比,今天与过去比,只要现在的自己超过过去的自己,就应该肯定自己,鼓励孩子。


例如学一门乐器,我们可以多参加考级,那仅仅是一个单元检测,而不是终极目标。不要老是关注考级,过了几级,而是多关注每一次的进步。每个孩子只要盯着下一个目标,每次小步快走就行。


每个孩子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不能拉得一般长,提一样的要求。不要横着比,人比人,气死人。


(2) 压力与绩效理论: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


压力与工作绩效成一个倒U型的关系。压力太小不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压力过大又使人被压抑,导致不能得到高的绩效,所以要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绩效。


而且每个年龄段,激励的方式都不一样:例如,两三岁的孩子,能自己吃饭,家长都会奖励,“好棒!”但是大一点的,六七岁的了,还要喂饭,哪个家长不把孩子“爆锤一顿”,学习也是一样,学乐器更是如此。孩子小,入门级别,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就要多鼓励;即便是学了很长时间,如果换学新曲子,也是如此,一点小进步,就要多鼓励,因为新曲子可能让孩子觉得“陌生、困难”,所以也要多鼓励。


许多孩子要么是家长加压过度,要么是自我加压过度,都会造成荡秋千。过山车的成绩也不是家长需要的,每次给孩子奋斗目标要切合实际。


(3) 教育的先天论和后天论: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


对人素质的影响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的主观能动等等。先天论强调遗传,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人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后天论强调环境、教育、后天主观努力对人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我提醒先天论不是强调绝对性,而是告诫家长: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是误落在鸭窝的天鹅蛋。孩子走多远,家长先审视自己,当年的读书状况,现在对生活的努力状况,爹妈都不一样,何况孩子!


不再把超越的希望一股脑儿压在孩子身上。所以学会加压,适当减压,科学用压。不要把三代的压力交给孩子。


当然先天不足可以靠后天努力也能成功,先天过人的,经过后天的影响也有可能堕落!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乐器商业网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