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吉他课 | 第四期互动答疑整理汇总

干货 2019-11-17 13:00   阅读数:3385

微信图片_20191104094646.gif



本周三,《音乐人吉他课》的作者Tim老师,在学员交流1群里对大家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了答疑和互动~并对同学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以下是在本期交流答疑活动中,我们为大家整理出的《音乐人吉他课》的学员朋友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借鉴,帮助大家在今后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参考查阅~


话不多说!

快来康康有没有

你想知道的问题


1562571686477542.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94800.jpg

和声乐理篇



Q1Tim老师好!我最近弹一首歌:《你要的爱》,它的副歌和弦是F、A、Bb、G7、Bbm,怎么从功能和声的角度分析?这首歌是F调


Tim: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进行除了一级和四级是在F调里面,其他的几个和弦其实都不在调里面,这首歌其实是标准的调式转换的体现。


它尤其体现在它副歌结尾的那个四级小和弦,这个和弦是在暗示歌曲变成F小调,它是F小调的四级。


在副歌中间的A和弦其实它应该是作为F调六级的次级属和弦,可是它并没有解决到六级,而是解决到四级。


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它是调式转换或者说它是一个不正常的解决。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六级用首调唱名组成是6、1、3、5,四级是4、6、1、3,你会发现他们是有很多重复音的,所以这时如果我们把六级当成是四级的转位,然后去弹四级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说的通的。这种范例在书里面是有的。


追问:如果是这样是否可以说明六级和弦也具有四级和弦的作用,那同理三级和弦是否也可以作为五级和弦的转位而具有属功能的作用呢?”


Tim:你说的是这些没有错的,尤其是三级可以作为属和弦这件事情。我们分析流行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三级大部分会当成一级的转位。


而比较传统的关于功能性和声的书上,通常他们对于三级和弦的看法其实是五级的替代和弦。所以你说的这些都是可能的。


可是我们不是说都是可以替换的,替换和弦还是有主次之分的,这些都是有附加的选择。


选择这个和弦(不同功能组下的和弦)做替换的时候,听起来结果确实会跟原本的功能有点像。但它并不太像,所以这个和弦是你需要去表现创意的时候,才会去选择它



Q2 Tim老师,请问歌曲转调通常有哪些方式呢,我经常看到歌曲利用两个调中共通的和弦进行转调,这是不是通常采用的方式呢


Tim你说的这个方法是完全正确的,通常我们会利用两个调之间共通的和弦去转调


转调的听觉方式最主要的就是用通过收缩回调性一级的感觉,我们后面有讨论次级属和弦,次级属和弦的目的就是收缩回目标和弦。那如果是转调的话,转调的目标和弦一定不是调内的和弦,不然就不是转调了。


不过它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挑一个新的调性中心有吸引力的和弦。广义来说就是我们调性七个和弦里面,其实每个和弦它其实某种程度上都趋近一级。


比如你在弹这个调的和弦C调四级F,我弹到这个和弦的时候,直接把它(F和弦)当成Bb调的五级。然后解决到Bb大和弦上,这样就和声的意义来讲它就是一个成功的转调


另外一种用不那么明显的时候,比如我弹到C大调六级Am的时候,我们知道和弦往一级趋近的一个走法就是“36251”。那我们现在可以把Am当成新的调的三级和弦,Am是F调的三级嘛。


所以我弹到C调的Am之后,很顺畅的就可以接F调的36251,这样就落到F调了所以原理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很人会不借助共同的和弦去转调,这个就没办法系统的去讨论。因为这样可能性就非常广了。



1562571687680257.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94807.jpg

节奏篇


Q1老师是怎样去练习节奏的


Tim: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也特别特别需要分析。怎样才算是节奏好呢,你是看见五线谱可以准确的把它唱对,还是演出的时候,你可以和乐队节奏掐在一起,还是弹任何东西的时候你把节拍器关掉,你的速度和节奏也是完全准确的。这三件看似都在节拍准,可是其实是三个不相同的逻辑。


读谱就不用说,读谱第一你要能够去分析你看到的这些声音信息,然后你还要按照节拍器的时间设定稳定的把它执行出来。换在是在舞台上的时候是不可以去边听节拍器边弹的,所以第二就是你一定要在真实的、忽快忽慢的情况下乐队所有的人去配合,通过你的听力去调整你弹奏的速度。


第三有绝对时间感,这个就更难说了,因为我确实知道有人在练这个,有些人把握的很准。可是练习这个它的必要性是存在的吗?这也是个问题,因为在舞台上就算是大师在演奏,他的速度也不可能是100%稳定。


所以我可以给的建议就是多方面的去练习节奏,刚刚讲的这三个重点。


第一个:你有确切的固定的节奏的,不管是别人唱给你的还是弹给你的或者是给你谱让你弹什么样的节奏,你要完全的去执行它。


第二个:在你与别人配合的时候,你能不能配合别人的速度的变化,实时的去改变你弹奏的速度。


第三个:练习拥有绝对的准确的时间感,把自己变得和节拍器一样准确。


上面的三个点都要切入练习,这样你才可以全面的提升你对于节拍的敏感度。



1562571999831676.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94839.jpg

视唱练耳与指板篇



Q1: 老师,根音弹唱一定要弹着主旋律对吗?


Tim:这个问题非常棒,这个问题我相信比较参透这个练习道理的同学,我们弹着旋律唱根音是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是完美的表现形式,可是你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的去理解,所以我建议大家把它拆散成每一个小节去练。


另一种练习方法就是你跟着唱片音乐去唱根音,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根音弹唱的难度。当然我还是鼓励大家还是边弹旋律边唱根音,这样大家才会体会到自己同时执行双声部的时候自己的听觉感受是什么



Q2: 老师我想问一下,视唱练耳有一些什么样的好方法?我现在每天都在作三度音模进,还有视奏简谱的练习,都是边弹边把唱名唱出来,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用,练了三个月左右了,还是听不出音。


Tim: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首先要确定的是你自己唱音的准确度,你唱歌的技术是不是可以大概把音都唱准。


如果你是可以的,那你就要改变自己的练习方式了。你现在如果是弹一个音唱一个音,我建议可以改成先唱一小节,然后再去弹一小节,看看弹的是不是和唱的一样。这样可以强迫你真的去唱在谱上看到的,而不是让自己处于一种有可能去处于浑水摸鱼的练习的状态。



Q3 : 我现在学了两首扒歌的曲子,对于听到的旋律自己能弹出来,可是写成谱是很困难的,这样怎么办?老师平常是用哪个记谱软件进行写谱的?


Tim 其实书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练习的机会,我们来到扒歌主题之前那那一课,有要求大家回去把之前所有已经练习会了的歌写成功能谱。


虽然我们都会唱会弹,还是要重新再用五线谱加上功能谱的形式去把它写出来。我建议你回去试试看书里面的这几首歌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后面是有答案的,你写出来之后可以去对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写对。


记谱的软件我在用Sibelius,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软件,大家可以去下载试试看。


 

Q4 : 老师,唱歌唱得挺准的,可是唱谱唱得不准怎么办?


Tim这个问题就在于你没有把你听到的音高跟乐理的名称联系到一起,可能你对着歌词唱旋律唱得很正确,但是却没有把你所唱的旋律与对应的调的音高联系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把你所熟悉的曲子,用首调唱名法的方法转化为对应的调式音高去唱,练习多了,唱谱就能唱准了



Q5: 老师,怎么样能练习到听到一个音就可以在指板上找到这个音的程度呢?


Tim为什么我们的书一开始都把所有的歌都限制在C大调开放把位的指法,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不断重复并熟悉C大调的那七个音,通过不断地练习唱谱、听音和弹奏,从而达到你听到声音之后,能迅速地转换到C大调的唱名,最后迅速反映到吉他的指板上。


如果你现在还不是那么容易达到迅速反映指板的音,先学好C大调的开放把位,慢慢去拓展到更高的把位,或者不同的调,从小的范围不断地去延伸学习,一点一点的拼凑起对整个指板的认知

 

1562571686477542.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94856.jpg

基本功练习篇



Q1 : “老师,那些演奏家弹指弹的时候,脑子里记录的是音阶还是熟练后的肌肉记忆呢?


Tim:这得看是那种水平的“音乐家”,因为高级的演奏家,不见得是好的音乐家。


高级的演奏家可以大部分情况是以肌肉的记忆来记忆,小部分是对于音高的判断,这种方式也可以得到相对好的结果,但这种类型的演奏家都不会是世界顶级的“演奏家”。


世界最顶尖的“演奏家”,同时一定是最顶尖的“音乐家”,所以他对于音乐演奏的掌握是精确的,他当然也有肌肉记忆的成分(所有具有技巧性的演奏都包含肌肉记忆),可是当他们在展现肌肉记忆的时候,他的大脑同时也会反引出他的肌肉记忆的移动,会发出哪种确切的声音。



Q2: 老师,我想请问如何选择日常的练习内容?是做基础的节奏、和弦琶音、音阶等练习为主,还是联系歌曲为主呢?


Tim: 所有的练习最后都是为了弹歌,所以我的建议是以歌曲的练习为主,以细项的技术练习为辅,细项的练习是为了弥补你弹奏这些歌曲的时候技术的不足,当你弹奏更难的歌曲的时候如果技术不足,就去补足你细项的练习(技巧、和弦的指法和弦的认知),要围绕自己的要练习的曲目去构建相应的练习。


如果你想要练习音阶、和弦构成之类的东西,先要去挑选一个适合你想要发展的难度适当的曲目,难度不要超出太多,比如试着一首吉他的演奏型曲目,以你现在的水平弹奏下来,有什么不足,再通过这些细项的练习,去试着提升自己。

 

1562571687680257.jpg



微信图片_20191104094907.jpg

其他乐理篇


Q1: 老师,能系统的说一下怎样学好吉他?


Tim: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首先就是如果你书里面的内容你都觉得很简单了,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会比较好。因为其实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让大家系统的去学习吉他。


然后我们这本书30课的时候是一个总结,里面有讲到你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的学习。其实就是你要把我们在书里面练的东西,比如我们一开始要练五线谱、节奏、听音、唱旋律、操作吉他上的技巧、然后要实际的把曲子弹出来。你把这些东西都细化,加强每一个方面的能力,就算是一般意义下的学好吉他了。



Q2 : Tim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弹唱怎么才能定自己的音域适合变调夹夹几品?


Tim:我们如果懂乐理,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最高音是G,那旋律如果在这个调最高音是F,那我们应该升一个调。如果你会这方面的乐理那你当然可以直接算出来自己应该唱什么调。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你不会问这样的问题。我用这种方式回答你的话,其实我也有过那段时间,因为我是弹唱出身的,刚开始也不是很懂乐理,不会去算这个东西。我们其实都是一开始掌握几种指法,然后就是在那个指法唱,如果我觉得太低了,夹高一两品去试。去试是比较实际的方法。当然我还是鼓励大家实际上去测试一下,我们可以用吉他测试出来你的音域,测试出你能唱的最高音是到哪里。比如你用C调和弦指法你觉得有点高,就要改用G调指法再去往上夹做尝试。



1562571686477542.jp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