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道略音乐产业 作者:Sybil)
音乐出海是一种信念,至于这一信念能否成功,还需整个行业持之以恒的努力。
2010年左右,在独立音乐圈,陆续有一些国内乐队受邀参与海外音乐节,或是开启北美、欧洲巡演。对许多音乐人来说,能够将音乐带给海外乐迷,并与国际团队就音乐创作、演出运营相关经验进行交流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同时,拥有海外演出经历无疑能够为自身增色不少。
特别近几年,国内一些唱片公司、艺人经纪公司、演艺机构开启了国际化战略,立足海内外,目标是带领更多国内音乐人走出去,音乐人出海演出一度成为不少机构竞相涉足的领域。那么,国内艺人出海演出如何做?效果如何?我们通过查阅媒体公开报道、向演艺行业从业者了解具体事宜发现,国内艺人出海演出,操作起来倒是不难,但是能够拿到资源、把演出做好的机构并不算多。
都有哪些艺人选择出海?
总体上,国内艺人出海演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类型:头部艺人海外开设演唱会、高校或文化单位派遣文艺表演团体出席跨国文化交流、独立乐队及电子音乐人海外巡演或参加音乐节。
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指出,华语大牌歌手海外淘金的现象越来越热,主办方主要选择华人聚集的城市,且开设演唱会的艺人需要非常知名才能保证演出实现盈利。与其说是文化交流、实现音乐出海,不如认为此类演出还是自产自销。例如,周杰伦演唱会大多选择华人聚集、购买力惊人的城市,北美地区加拿大温哥华、纽约、旧金山,以及澳大利亚等均为华人聚集地,宣传、售票主要针对华人,一时脱离不出华语音乐圈。
据了解,想要出海的大牌艺人会主动联络海外演出商,或是寻找其他机构共同分担演出成本。通常情况下,演唱会由海外大型演艺机构如Live Nation承接,或者通过资源置换达成合作。
海外演出相当于镀金,是一种宣传方式,能够让艺人的履历显得更加漂亮,进而抬高未来国内商演、通告的价格。对于派遣出席跨国文化交流的国内文艺表演团体,海外演出基本由官方机构主办、小型演艺公司负责承办执行。一位做过多年中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负责人曾向我们表示,国内艺人出海演出,对当地民众的吸引力十分有限,观演人数寥寥,甚至需要官方赠票来保证场面。对比海外文艺团体来华演出、场场爆满的盛况,中国文化输出道阻且长。当然,我们所讨论的出海更多是指北美、欧洲等地,对于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吉隆坡,本身就是华语音乐圈,在这里演出的艺人自然颇受欢迎。
走出国门的独立音乐圈
不过,随着中外文化交流逐渐加强,中国本土音乐也在西方的影响下诞生出许多欧美乐迷易于接受的音乐风格与表演形式,摇滚、金属、嘻哈、电子,这些在国内可能不算主流的音乐形式也在各自圈层的推动下开始产生国际影响力。
比如,重塑雕像的权利曾于2012年开启欧洲巡演,乐队走过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赫尔辛基、坦佩雷、爱沙尼亚塔林、丹麦哥本哈根、瑞士苏黎世、伯尔尼、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博洛尼亚7国9个城市。当时,演出由一家名为“No Roads Entertainment”的海外公司组织,作为中国与芬兰文化交流的一部分,由芬兰一方出资赞助。
此外,融合民族音乐特色的杭盖、山人乐队,重型如九宝乐队,器乐类的惘闻、沼泽等都曾出海巡演、受邀出席国际各大音乐节,在海外拥有较高知名度。
据悉,独立音乐圈海外演出大多通过个人渠道,巡演包括自费与演出机构赞助两种方式,音乐节多涉及资源互换,艺人通过自有资源获得邀约。若说中国音乐如何打入海外市场,从广受欧美乐迷喜爱的艺人与音乐形式来看,除去传统民乐与古典乐,融合民族特色、并同时沿袭欧美传统的摇滚与金属乐队表现不俗。另外,国际交流频繁、在欧美发展迅速的嘻哈与电子更容易走出国门,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喜欢这些音乐风格的乐迷都较深地受到欧美文化影响,音乐出海遇到的文化阻力也较小。
音乐出海,需要各方合力推动
事实上,中国独立音乐圈能够走出国门,在这当中,独立音乐厂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摩登天空、兵马司、瘟疫唱片(金属)以及国内众多电子音乐厂牌,都曾为国内艺人安排海外演出机会,帮助其拓展更多海外乐迷,让音乐人的未来发展更加国际化。
国内独立音乐厂牌的代表摩登天空于2011年1月正式进军海外,在纽约成立分公司MODERN SKY USA,后又于2017年3月成立英国分公司MODERN SKY UK,在英国和欧洲建立根据地,也是为了更好地输出中国艺人和引进海外艺人。另外,成立于2016年、植根于纽约的88rising,也致力于向世界输送亚洲文化,帮助中国嘻哈艺人真正打入美国音乐市场。例如,2017年吴亦凡进军美国的首支单曲《Deserve》,正是88rising策划的作品。当前,内地说唱组合Higher Brothers(海尔兄弟)、《中国新说唱》夺冠选手Lexie刘柏辛均为88rising签约艺人。除去三大唱片公司,更多新锐艺人选择通过具有特定风格标签、国际视野以及跨国运作经验的音乐厂牌走出去,收获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不同于国内演出市场的一片红海,音乐出海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如何在当前良莠不齐的音乐生态中挖掘适合出海的优质艺人,相当考验音乐公司的眼光;其次,艺人出海演出成本高于国内,主办方需要提前预估艺人即将获得的市场反响,及时调整策略以避免亏损;最后,无论是唱片公司、艺人经纪公司还是演出机构,为艺人持续提供海外支持,在演出前后开发、维系艺人的海外乐迷群体,需要非一般的宣发运营能力。再加上出海演出涉及与海外机构置换各自资源,并非所有机构都有能力将国内艺人输送出去,因此,借用从业者的描述,尽管流程简单,国内艺人出海演出“难做的很”。况且,艺人、唱片/经纪公司、主办方/演艺机构、场地方都要赚钱,而在当前,只有极为优秀的艺人才能满足各方的盈利诉求。音乐出海是一种信念,至于这一信念能否成功,还需整个行业持之以恒的努力。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道略音乐产业 (长按可以阅读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