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弹了十年吉他不如人家弹三年?

文娱 2019-10-31 11:32   阅读数:1970

微信图片_20191028102336.gif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叶湘伦的吉他小站 作者:叶湘伦的存钱罐)

长按链接,观看视频哦~

许多吉他手都曾发现过一个问题

遇到个年轻乐手,年纪比自己小,弹的却比自己好一大截?

一交流,发现人家才学琴三四年罢了,而你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老炮,脑子一晃,自己貌似好久好久好久没进步了。

这是为啥?

微信图片_20191031112240.jpg


带着上面的疑问,我们今天聊聊 “有/无效练琴”这个概念。


我敢打包票,百分之99的吉他手都曾抱着吉他,看着电视或者电脑练着琴。


也许你在爬格子?也许你在练和弦转换,又也许你在刷某首曲子的熟练度


这,就是我想说的“无效练琴


无效练琴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你的初学阶段/练手阶段并不会毫无效果,但是收益必然是比有效练琴要糟糕的多


长时间的无效练琴,会让自己越来越迷茫,每天不断的重复,但是发现进步并不是很大,去外面一看,自己依然是弟中弟


微信图片_20191031112317.jpg





而,什么是“有效练琴”呢?


No.1

有效练琴的前提——节拍器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不稳或者一塌糊涂,你弹的旋律别人都无法识别是什么曲子,最基础的节奏稳定都无法掌握。谈何练琴?


微信图片_20191031112321.jpg

No.2

有效练琴的第一要义——专注




特别是在练习音色把控上,专注显得至关重要,一根大拇指,也许能拨奏出成百上千种不同的音色,而掌握多种音色的前提是识别他们,感受他们,熟悉他们,掌握他们。


我个人的建议是,每一次锤炼乐句,都开着录音笔或者daw的录音模式,今天下午,这一句licks,我们录到完美为止。


微信图片_20191031112332.jpg

No.3

有效练琴的最终奥义——带脑练琴




每当你弹一个和弦的时候,不能光依赖肌肉记忆,脑子里也需要快速的去想,这是个什么和弦,下一个和弦是什么。


每当你练音阶,琶音的时候,一定要把音名用固定调与级数唱出来,这样的好处是时间久了以后,也许你手指还没弹下,音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这就是内心听觉。


而有效练琴,虽然有效,但是对于现今浮躁的人们来说,坚持下来越来越难,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有效练琴有效的代价是你的大脑高速运转,手指时刻保持巅峰状态,每次练完以后我常常会满背甚至满头的汗,甚至有时候有点儿脑瓜疼(缺乏思考的生锈大脑)


说来惭愧,我也已经很久没有有效练琴了。

那不如......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跳出舒适区,带脑练琴吧!


微信图片_20191031112336.jpg

总结一下

今天写这篇关于有效与无效练琴的文章,也是为了督促自己继续努力练琴,学更多新东西,编更多的新曲子,写更多的新歌。


微信图片_20191031112343.jpg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叶湘伦的吉他小站 (长按以阅读原文哦)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