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带来的启发,词曲创作者如何实现突围?

深度 2019-10-22 13:42   阅读数:3057

微信图片_20191021110826.gif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音乐人网 作者:乐哥)



音乐人的理想与现实




随着科技水平触达5G,互联网信息共享达到历史鼎盛,DAW(数字音频工作站)的进步和自动化算法编曲的快速发展,音乐创作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0万独立音乐人,上传的歌曲数量多达数百万首。




独立音乐人的世界,已经从黑暗中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之光”变成了耀眼的“炬火”。各类音乐人赛事也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从过去我们熟悉的艺人选拔,到现在如「网易云音乐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这样面向原创音乐人的比赛,也正在快速崛起。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152.jpg




群体和蛋糕是变大了,但在乐哥前段时间分享的文章《成为一名有价值的音乐艺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中,不少同学评论称:当下,对于大部分音乐人来说,想要成功突围,还是很困难。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15.jpg


根据《音乐人生存现况与版权认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只有14.91%的音乐人收入在1万元以上,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占24.23%,其中8.7%的音乐人月收入不满2000元…



宣发资源的缺乏;唱片公司、厂牌等对版权的绝对掌控;短视频洗脑神曲兴盛而催生出的忽略独立个性的音乐流水线供求关系,都是导致音乐人收支极不平衡的诱因。而部分音乐人“闭门造车”忽视外界信息,也禁锢了自己的音乐发展。




部分音乐人沦为了音乐车间的无名“技工”,大部分音乐人靠着一份正职补贴做音乐,小部分音乐人则败给了现实压力选择退出“舞台”。




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音乐人该如何突围?

音乐创作者如何突围?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19.jpg



针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音乐人突围方式,乐哥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可以总结为以下3种方式:




一、毛遂自荐




在唱片时代,音乐人将自己的作品投稿至唱片公司,在信息量尚不似今天这般爆炸的当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今天,被商务合作挤爆的公司邮箱,实在没有空间安置“来路不明”的作品。似乎通过攀附圈内关系网,才能更直接到位,不被刷走。但这个几率太低,参考价值趋零。
 
二、运营自媒体




做自媒体是大部分独立音乐人力所能及的方式。平台多,成本低,几乎零门槛。但也正是如此,竞争也是多维度的。它除了要求音乐人作品过硬,还额外要求音乐人有营销能力、运营能力。对于只想做音乐的人来说,耗时耗神,突围率也较低。
 
三、参加比赛




相较于前两种方式,参加比赛就显得性价比更高。它既不要求音乐人有很强的社交能力,也不要求音乐人有很强的运营能力(选拔机制不透明的比赛除外)。只需要你拿出好的作品,哪怕你是什么都没有的“素人”,也有成功出圈的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22.jpg



可以看到,在供过于求的音乐市场,没有大量资本铺路,原创音乐“素人”如何带着自己的作品突出重围,最垂直有效的方式,还是参与业内的专业比赛。




市面上成规模的音乐比赛不占少数,但他们大多对参赛者有一定的基本要求。要么依托唱功选拔歌者,要求依托作品选拔乐队或唱作人,对于纯粹的词曲创作者而言,他们也需要一个专业的平台展现自己。




不仅如此,常见比赛的目的大致分为商业内容营销、平台版权扩容。为音乐人提供的权益仅仅是一个引流的窗口,曝光有了,日活上来了,收益到账了,OK,结束。这类以收割为最终目标,用线性思维做主导的比赛,大多后续鼓励机制和服务疲软怠慢,让音乐人深感自己成了一波又一波被割的韭菜。
 
但纵观文娱领域,也不乏实干的标杆者。




例如坐拥1.5亿年轻用户的视频文化社区B站,就在2018年推出过“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根据播放量直接对UP主进行收益补贴,直接导致B站第二季度月活跃UP主数量及上传的视频数量分别同比增长91%和131%,拥有一万以上粉丝的UP主数量同比增长117%。平台、UP主皆大欢喜。




这两年,B站的体量在不断增长,因为他们知道,想要维持平台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最根本的选择,还是服务好内容产出源。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26.jpg



反观音乐行业亦然。各渠道的比赛除了为音乐人带来一次性的曝光,更应该考虑如何让他们有更多生存空间和财力,去尽情地创作好作品。




平台只有打造一个良性的音乐生态圈,帮助音乐创作者解决版权、曝光、持续收入等问题;为没有“人脸&声音识别系统”的词曲创作者们“磨亮”属于他们的IP,做到真正的“利益共享”,才能沉淀更多优质音乐人资源。

网易云音乐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




微信图片_20191022133137.jpg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可以真正做到“共享共赢”的比赛并不多,近期的「网易云音乐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或许能算上一个。也正是这个比赛引起了乐哥今天的思考,它具备了3个值得参与的音乐比赛特征:




一、持续性收益




据了解,网易云音乐的这个比赛共设置了1名一等奖、奖金10万元;2名二等奖、奖金各5万元;10名三等奖,奖金各2万元;优胜奖若干名,奖金各1万元。而除了以上的直接现金奖励,词曲作者还可以永久享有词曲版权的持续性收入。




二、借助艺人影响力,打通创作者IP




而参赛获奖的作品,平台还会邀请明星音乐人进行演绎。除了比赛本身的曝光,借助明星音乐人的影响力,创作者的作品的曝光率将成倍增加。这无疑是打造参赛者个人IP最高效的方式之一。




三、网易云音乐平台加持




坐拥8亿用户的网易云音乐,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原创音乐平台之一,参赛获奖者在网易云音乐站内可以享有身份标识,还能享有平台头部资源的全面推广,以及能够优先与网易云音乐签约,成为平台合作词曲作者,更好地解决了音乐人头疼的持续发展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34.jpg
第二季比赛评委有张楚、金岐、房东的猫、臧鸿飞、陈伟伦、关天天




目前比赛在10月31日前还可以报名。已经入驻网易云音乐的词曲作者,可以将本人的原创作品通过“创作者中心-任务中心”进行投稿报名。在“网易音乐人”公众号上也可以关注到这一比赛的详细信息。

好的比赛,懂得赋能音乐人




「网易云音乐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已经举办到第二季。据乐哥观察,第一季比赛确实已帮助不少音乐人实现了他们的突围与逆袭。以下这些获奖音乐人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38.jpg



第一季的冠军王峥嵘,刚忙完自己新专辑《谭晓红和刘家豪》的首唱会。乐哥在最近对他做了一次采访。王峥嵘对这一比赛有着很不错的评价,他认为这个比赛是目前为止原创音乐人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舞台之一。采访中,王峥嵘也向乐哥讲述了自己的音乐历程。




他的音乐之路,其实也是我们很多普通音乐人的缩影。




四年前《中国好歌曲》导演组来到银川选拔,机缘下“相中”了他的歌,这个当时年仅26岁来自宁夏武灵的音乐人,在节目播出后,开始崭露头角。




做音乐,对他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十一岁学吉他时,开始接触摇滚乐,一个摇滚梦从此深耕。OASIS(绿洲)是王峥嵘最喜欢也是影响最深的一支乐队。




大学毕业前,已经尝试创作的他,毕业后致力要去北京做乐队。到了北京,先是在一家唱片公司谋得了一份经纪人助理的差事,但工作不但没薪水,连吃住都需要全部自费。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家人的担忧和生活的重压让他疲惫不堪,最终还是选择了回银川




然而,心中那股做音乐的信念,却从未被浇灭。回到银川后,王峥嵘开了自己的吉他音乐教室,又组了乐队,并开始在全国各地的LIVEHOUSE进行巡演。




如今的他,两年连续发了两张专辑。为了让作品被更多人听见,他参加了「网易云音乐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结果自己都没想到拿了冠军。得奖的原创歌曲《天空是灰色你是蓝色》更是被大学时代的偶像GALA乐队选中,将其重新编曲发布。目前,该歌曲网易云音乐评论已突破4000 ,王峥嵘创作的音乐开始慢慢被更多人听到。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41.jpg



而同样是「网易云音乐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获奖者的白木(作词)&二妈(作曲),则头一次感受到因参赛而破圈的激动。得知自己的原创歌曲《憾》得奖后,二妈还向网易云音乐的工作人员表示,这首歌是为他们的偶像金岐所写。而最终得益于比赛为歌曲赋予的展示舞台,岐竟然真的收了这首歌



微信图片_20191022132246.jpg



在《星辰集》第一季合辑中,20岁男孩陈志杰的第一首词曲作品《晚安》,经过颜人中的演绎后火爆全网,总播放量6.2亿,收获18万评论,成为了2019的现象级人气单曲。在歌曲收益上,除了2万元的奖金激励,陈志杰目前平均每月还可获得1.5万元左右的版税分成。

而他本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突围方式的认可:“很多有想法,有梦想的素人都没有向大家展示才华的机会,而如今这次大赛提供了这样一个高曝光、高质量的平台,让这些人的作品能够被仔细打磨,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





互联网时代始终还是充满机会的时代,对包括词曲作者在内的原创音乐人而言,如何突围的方法或许还有很多,机遇也并非无迹可寻。最终考验的,还是我们的能力、对行业的客观认知以及我们对自己定位的评判。抓住每一个机遇,希望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你,都能迈出勇敢的一步,早日突围,为这个行业输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191022134056.jpg


喜欢这篇文章的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音乐人网公众号哦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