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产业的颜色革命,其实是女性主义的分身

深度 2017-12-18 00:00   阅读数:6830

QQ图片20171110142722.gif


微信图片_20171215154754.jpg


“当时为了让消费者理解面单琴跟合板琴的区别,琴行的人都会说面单琴一定是原木色的,合板琴才是五颜六色的。”孙士裕对吉他世界网说,“所以中国人印象里,只有垃圾琴才有颜色。到现在,淘宝上卖的烧火棍还都是五颜六色的。”


打破这种局面需要两个条件:


一、消费者的代际变化和结构变化“说Gibson先做的高端彩色吉他,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最早是为了遮盖左右面板上的色差。”一位业内人士对吉他世界网说,而他认为紧随Gibson的吉他品牌就是Taylor。


Eastman中国市场部总监罗宏伟是在今年1月份美国NAMM乐器展上,看到了Taylor新推出的600系列彩色吉他。尽管Eastman也是几乎在同期实现了彩色吉他的量产,但他当时也没意识到这会成为今年的一个流行趋势。


到了10月份的上海乐器展上,Taylor也将这一系列彩色琴带到了中国市场,但与NAMM展只不过相差9个月,此时已经有多个中国吉他品牌推出了彩色吉他。


由于每年春节后是行业淡季,孙士裕就答应了下来。样品下线后,他也找小学生来拍照,发现红色好看,就确定先生产红色吉他。等到上海乐展前,圣保罗又相继推出了蓝色和绿色的型号。


微信图片_20171215154741.jpg

Diana在2016年推出了复古蓝色的型号,是国内较早生产彩色面单琴的品牌。也认为,是2015年的复古风引发了后来的彩色风。


微信图片_20171218105521.jpg

Diana的复古蓝打动了女性消费者


出于对市场的信心,这个品牌也在上海乐展期间推出了“炫彩”系列吉他。“有颜色的吉他也可以是一把好吉他。”段性皓说,“这就是在给一把品质好的吉他,穿上漂亮的外衣。”


微信图片_20171218105744.jpg

Gibson和Taylor虽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但都可归为喷涂工艺,国内品牌麦杰克也选择了这条路线。Eastman则由于自身现有的技术积累,选择了擦色工艺。


“擦色出来的效果很不均匀,过不了我心里这关。”他对吉他世界网说,“我想要的是很纯洁的颜色。”



跟麦杰克能看清木纹的喷涂技术相比,G其实要更大胆


对于擦色工艺来说,要实现吉他的色彩匀称,实际上比喷涂还要更难,但应用的门槛要比喷涂低。所以有一些品牌就选择牺牲色彩的统一性,选择门槛低的擦色工艺。这也使得擦色成为国内色彩琴的主流上色工艺。


擦色.gif

“一个区别的办法就是,你仔细看彩色琴的漆面里是不是有很多小黑点。”罗宏伟说,差的色料在挥发后会沉积出黑色的氧化小颗粒,颜色正的琴不会有很多小黑点。”


吉他变得中性了



desperado.gif

Taylor选择Taylor Swift 作为品牌代言人,并为她生产了一把又一把定制琴。今年,Taylor还推出了一款名为“美国女孩”的色彩琴,其消费者定位更加低龄化。


微信图片_20171215154807.png

国内吉他行业目前都认为,彩色琴不可能成为主流,这个观点也是有道理的。延伸阅读中,琴友们可以看到一篇美国记者在10年前写的文章。实际上,完全女性化的吉他产品发展十多年来至今依然是一个小众产品。在另一篇介绍女性音乐人的文章中,我们也能看到女性主义发展的步履维艰。


对彩色琴的市场走向,国内业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彩色吉他只是一股风潮,一两年就会过去。


他表示,关键是产品的本质要好,会过气的是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真正做得好的色彩不会过时。


<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font-size: 14px;' font-size:14px;line-height:25.2px;'=''>“每个年轻人心里都有一种颜色,而不是仅仅有原木色。”段性皓说。




返回首页


微信图片_20171020151257.jp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