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 这篇不是干货,却是音乐制作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2019-8-18 17:24   阅读数:1566

好文动图.gif

(本文来源:公众号“上和弦”;原创:LoT)



你们是否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关注了众多音乐类公众号,每天看很多干货视频,但到头来对音乐制作还是没有半点头绪?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的话,这一篇“没有干货”的文章或许能帮到你。

 

1.

干货不重要,体系最重要

 

我不知道我的老观众是怎么想的,但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这里一个超链接、那里一个超链接看着很烦的话,那么在这里我先向你道歉,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将来也仍然会出现。这是一个无奈之举,我也想用一篇文章将一个知识点完全讲完,但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分立的干货如果不能彼此联系起来,这样的干货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理论上来讲你什么都懂,但实际上却什么都不懂,因为你没有一个体系,将这些干货彼此联系在一起,所以你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

 

微信图片_20190818171507.jpg

 

但当某一天,你成功组建了一个关于音乐制作的学历体系,你便会茅塞顿开,那种喜悦感可以让你兴奋半天或者一天,笔者是过来人,这是我的感受,你会突然明白:哦,原来以前学的那个东西是那个东西的原理,原来我学的东西都能联系起来!接下来当你再去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理解得比以前快得多,这就是体系在发挥它的作用。

 

2.

如何建立?


 微信图片_20190818171520.gif

 

那既然体系这么重要,我该怎样做才能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首先你要习惯思考,并且有整理知识的习惯,并且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你需要拥有自学的能力。靠自己一点点建立体系是很耗时的,但同时也很自由,比较适合把音乐制作当作副业或者个人爱好的人,在闲暇时间自己捣鼓。但如果你是急性子,或者自学能力比较弱的话,报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你也要衡量一下学费的问题,这是一个投资性质的东西。

  

报班的话,以上和弦现在的暑期电子音乐制作班为例,总共是20天。你当然不指望20天教你所有关于电子音乐制作的知识,就算老师们能教,估计你也学不来。所以类似的班的最大价值在于帮你建立一个体系,而不是教你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事实上这些细枝末节值得你花一生去不断学习。

我们说20天以后,你毕业了,并不意味着你学习生涯的结束,这恰恰是你学习生涯的起点——你终于可以开始自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来巩固或提升你自己的制作水平。

 

那回到上文关于我的文章为什么很多超链接的问题,出于上文所说的原因,我的文章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背后是有一个体系支撑着的,所以超链接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也欢迎你们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3.

一看就懂,一用就忘?

 

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很自由地找一些干货来丰富体系中每个模块的内容了。但你可能会发现很多干货,你一看就懂,但一用就忘了该怎么操作。这可能就是你妈小时候经常跟你说的——“左耳进,右耳出”吧。这样的学习效率是相当低下的,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样看干货跟你看沙雕视频是没有区别的,沙雕视频起码都能逗你笑,但过目即忘的状态去看干货你什么都收获不了。

 

那怎样才能摆脱这种0收获的学习效率呢?我觉得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做笔记

 

微信图片_20190818171523.jpg

我的一部分笔记

 

做笔记是防止自己过目即忘的最好方法,大家都是义务教育的过来人,应该都深有体会吧。做笔记的过程它强迫你思考,你要先去理解干货的内容才有思路如何去做自己的笔记,不然你打算一字一句抄下来么?(滑稽)所以记笔记虽然会比你单纯阅读干货花多一倍或者几倍的时间,但得到的效果是值得你多花这么点时间的。


微信图片_20190818171526.jpg

理科生字有点丑不过分吧?哈哈哈

 

2.应用


单纯做笔记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觉得知识都被你记到书上了,当自己要用的时候到书上找就行了,所以就不再费功夫把它搬移到脑子里了。但你会发现自打这些知识被你记到笔记的那一天起,它们就注定了被永远封印在那了,日后你根本就想不起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那之前做的所有功夫就白费了。


所以,学到的知识你还要会应用才行,不然那个知识永远不是你的,仅仅只是写在笔记本上的几行字而已。你完全可以给自己建立一个作品集,专门收录这些应用自己学到的新技术的作品。这些作品时长跟内容可能都达不到出品级的要求,但是你也不一定要发布,这仅仅是强迫自己逃出光说不做的困境中的方法而已。动手开始制作是相当重要的,不要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多而迟迟不肯动手。

 


编辑:WuZH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