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102了,乐器还得分男女学?
(本文来源:公众号“SmartSax俱乐部”;作者:SmartSax)
前几天
亲戚家的小女孩说要学音乐
我二话不说就给她推荐了萨克斯
几乎没有理由可以拒绝
高端,大气,上档次
没想到
她家长说:
那是男孩子学的东西
女孩子就应该
学学钢琴啊,小提琴之类的
那才
端庄,优雅,有气质
这都什么年代了
乐器还有分男女这一说?
毫无疑问,乐器本身是没有性别的
(这不废话嘛!)
可我们的潜意识还是会给这些乐器归类
哪些是给男生学的
哪些是给女生学的
似乎一切都要按着这套社会规则走
这种偏见普遍存在于这个年代
比如在摇滚乐里
许多人认为贝斯比吉他简单得多
所以适合给女生玩
还有在管乐团里
像长笛这么温婉的乐器
怎么可能让男生来?
不单是很多演奏者这么觉得
普通的听众也对男女性乐器标签化
2002年
加拿大的温莎大学做过一次测试
找来了98名学生
要求他们描述一下
“男性化乐器”和“女性化乐器”
演奏者的特征
最后的测试结果是
他们认为使用“女性化乐器”的演奏者
更有爱心
更加温柔敏感
能更好地自我调整
同时相对来说没那么强势
更容易被领导
大家都是一样在地球出生长大的
学乐器真的要按性别性格来分人吗?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
这种想法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在古希腊的艺术里
受酒神巴克斯的影响
女性画像很多都拿着
一种叫aulos的双簧管
而男性的都是拿着竖琴
则是因为海神阿波罗
艺术反映生活
从这些绘画里就可以看出
那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分性别选择乐器的思想根源
几个世纪后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
出现了一名诗人
考文垂•帕特莫
(Coventry Patmore)
他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
《家中的天使》
(angel in the house)
描绘了那个年代
标准的家庭主妇性格类型
自我牺牲
顺从
优雅
这些所谓对女性的时代标准
进入音乐领域后
也决定了她们更偏爱哪些乐器
演奏那些具有优雅动作的乐器
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而一些让你“毁容”的乐器
(就是演奏时会被乐器挡住五官)
比如铜管乐器
女性们对这些都敬而远之
那对于男性而言
挑选的乐器“毁容”不重要
重要的能体现出自己的男性荷尔蒙
比如用于狩猎的号角
以及用于战争的大鼓
音乐一响
瞬间让你热血沸腾力量倍增
而战争和狩猎在当时是禁止女性参与的
所以女性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些乐器
在那个年代
男性女性乐器已经被划分得清清楚楚的
进入现代社会后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
大多数专业的交响乐团
清一色还都是男性
女性被排除在外
她们演奏管弦乐器几乎没有机会登上舞台
目前美国最顶尖的20组管弦乐团里
总共有1833名演奏者
其中
男性63%
女性37%
只有一个乐团的女性多于男性
那就是
圣路易斯交响乐团
(S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
而这些乐团里只有1个女性指挥家
她就是
巴尔的摩交响乐团
(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
的
玛琳·阿尔索普
(Marin Alsop)
在弦乐器部分
除了BASS
女性演奏者的比例都大于男性
而竖琴更是遥遥领先
在木管乐器中
女性多于男性的
只有长笛
而在铜管乐器方面
男性几乎全面碾压女性
这里面只有一位女大号演奏者
她叫
卡罗尔·詹茨奇
(Carol Jantsch)
打击乐也几乎被男性攻占
键盘类的就势均力敌
总的来说
男女差异最大的是
95%的竖琴手和66%的长笛手是女性
94%的打击乐手和97%的小号手是男性
从演奏者专业的角度来看
乐器的确是有“男女之分”的
因为某些乐器
它确实比较适合于某种性别人群去演奏
但某些家长或者普通听众
依靠主观的判断
去决定哪种乐器适合哪种性别去学习
完全就是
bullshit!
当我们小时候准备学习音乐时
很多家长们都会给我们“灌输”一种思想
男孩应该选择一些声音更大的乐器
而女孩就要学音调更高的
很多时候
在家长的认知里
有些乐器的男性演奏者比较多
有些乐器的女性演奏者比较多
因此孩子也应该遵从这样的社会规则
为什么每年学习音乐的孩子那么多
同时
每年放弃音乐的孩子也不少
因为学习演奏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乐器
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好不容易度过了漫长的学琴生涯
考上了专业的音乐院校
很多人想的不是怎么把这门乐器
继续钻研下去
而是怎么去改专业
虽说乐器的基础很多都是通用的
但是从钢琴到架子鼓
我这10年的指法真的是
白练了!!!
我们要做的是
为年轻的演奏者打开一个可能的世界
一个不被性别差异所关闭的音乐世界
只要热爱
选择任何乐器都有任何的可能性
要不然
我们很有可能会错过伟大的音乐家
编辑:小楽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