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一张专辑有那么难吗!?

深度 2019-5-8 00:00   阅读数:2335

1555654286688215.gif

(本文来源:公众号“大麦音乐”;作者:张吱吱)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试听链接

 

这些年来,一些习惯在变,比如很少有人再去读一本固定的杂志,用钢笔写字,网络追剧代替了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人们会选择看一眼手机而不是看一下手表,还有一个就是真的很少再有人去完整听完一张专辑了,今天咱就来聊聊听歌习惯这个事。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916.gif


专辑是啥,用现在的眼光看,基本就是个出新歌时候的必要说法,谁出新歌的时候还不是出个专辑,可除了主打歌外专辑里的其他歌曲都怎么样了。。。


大家可能早就习惯于到流媒体平台推荐的某个没听过的音乐人主页上按照热门度排行来听一听前三首,点进去听一听前奏,把播放进度条拉到中间,然后对自己说一句“不咋样”就把一个艺人给pass了,有谁会去考量一下这个艺人出过多少张专辑,哪年发行的,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整体风格是什么,然后去带着一种期待去听一张专辑呢?


在座许多自称滚青的愤青们,你们总说现在的社会多么的浮躁,可你们之中的很多人对待所谓喜爱的音乐时的方式不也是如此浮躁,平时标榜自己多么的不随波逐流,品味独一无二,可很多人听歌时不也是选择了这么随波逐流的方式,在此大麦君奉劝一句,在你总抱怨“歌慌”,“最近找不到什么好听歌”的时候,别再发个什么“万能的朋友圈求推荐好听的歌”之类真的很low的事,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听些什么,把你觉得最好听的那首歌的专辑找出来,从头到尾听一听,再不行,从你喜欢的艺人专辑列表中选一张从头到尾听一听,你会发现,你之前错过了很多。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910.gif


《Welcome To The Machine》试听链接


一整张专辑带给你的感觉,绝不止一两首好听的歌那么简单,如果说听一首歌能让你快乐或惬意的话,那一张专辑带给你的就是一次完整的情感旅行,一次旅行不仅有发到朋友圈微博里的精彩瞬间,同样也有彷徨,失落和值得珍惜的平淡时光,找到首喜欢的歌不是什么难事,而找到张喜欢的专辑,绝对是一件有满足感的事情。闲暇的时光里,躺在床上,窝在沙发里或在公园里没有目的的散步时,找一张自己喜欢的专辑,从头到尾心情放轻松的听完,那是何等的惬意,即使你说你播放列表里都是你喜欢的歌,但那一次次突兀无逻辑的切歌哪有专辑歌曲整齐划一圆润衔接来的舒服。


如果你觉得一个艺人只有艺人首页上排行最高的几首歌好听那你真的是naive,专辑里的其他歌曲,或许没有最有名的那首有特质,高调,但它们都是这场音乐之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不人家一下发行那么多歌难道是拿来凑数的?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205.jpg


要说专辑这东西的出发点,也确确实实就是个发行作品时候的载体,像硬盘,USB一样的载体,存储媒介,因为一张唱片能存储这么长的音频,所以音乐人们都会精挑细选,把自己创造的最精华的片段灌进去,一张专辑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一首歌和一张专辑的艺术价值相比,简直就像是电影和原作小说一样,电影看着是爽,是有冲击感,但那些复杂的构建,细节,你只能看个表面而已,小说才能满足你对这整个故事的深度解读和幻想啊!



听整张专辑

是对快餐化艺术欣赏最有力的抗拒


Pink Floyd大概是顶尖摇滚音乐人里最不能“快速欣赏”的了,网易云某已注销了账号的朋友评论评论Pink Floyd的音乐时说到“Pink Floyd的音乐是不能被当做快餐来对待的,就像浮躁的人永远不会理解Syd Barrett或者David Gilmour的艺术造诣,就像你只是简单的跳过几分钟的前奏,如果你把他们简单的当做是歌手,那你大概就永远不会理解Psychedelic的意思了”。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212.jpg


《Have A Cigar》试听链接


大麦君觉得,Pink Floyd的音乐要是放在今天,也会被人们给予充满高度的评价,但只能存在于小众爱好圈,也会像很多后摇,新迷幻艺人一样,创造着充满幻想和艺术价值的音乐,却走不进大众视野,原因是他们的歌曲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冗长了,动辄十几分钟变化缓慢,也没有过于高调的部分,或许只有那些痴迷于这种艺术的人才会去认真聆听,大众视野来看不过是一群鼓捣着稀奇古怪东西的神经病罢了。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215.jpg

《Wish You Were Here》试听链接



而Pink Floyd作为一个从地下俱乐部走出来玩另类音乐的艺人能够走向神坛,在全球卖出两亿张唱片,让欧美社会家喻户,除了他们超强的艺术价值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七十年代的人们。


七十年代的人们艺术细菌不比现在的人多,可为什么总说现在的音乐氛围不如以前了呢,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是会认真听完一张专辑的,那个时候不仅艺术不廉价,就连听歌都不廉价,听歌还着实是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那时候你不能边走路边听歌,不能坐地铁的时候听歌,跟朋友出去野餐聚会除了扛着录音机还要带着一堆喜欢的磁带,即使这样也做不到想放什么就放什么,磁带也好唱片也好,收纳力和快进快退都很有限,大家总是会珍惜能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时光,也会珍惜手头可以播放的资源,自然会把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仔细的听一听,这样才会给那些有悠长艺术价值的音乐一个发挥价值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219.jpg


听完一整张专辑

是解读一首歌的基础


你说你听了XX的XX,听了好多遍,严谨的读了好多遍歌词,你开始对这首歌大做文章,可这不还是断章取义吗,你怎知专辑里没有与之对应的歌曲呢?难道不是要先把专辑听完,对整个氛围有个了解,再去更深的去解读某个部分?


还有就是

看现场的时候

那么多没听过的歌

还得假装很喜欢的样子

你他妈尴不尴尬啊!


微信图片_20190504134223.jpg



编辑:小楽


微信图片_20190504125618.jpg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