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生:我曾三次杀死自己
(本文来源:公众号“摇滚客”(ID:Rockerfm);作者:滚君)
“在浮躁的时代中,陈楚生逆流而上,拒绝平庸、拒绝娱乐、拒绝标签化,不断“杀死”陈旧的自己,终于迎来新生。”
许多人说,选秀歌手是粉丝的玩物,是娱乐公司的傀儡。
唱歌只是噱头,一旦入行,他们就沦为赚钱工具,参加综艺节目、接拍广告、全国各处飞跑通告,把“音乐梦想”抛之脑后。
大多数选秀歌手们都默认了这样的规则,在消耗掉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后,泯然众人。
而有一个人是例外。在举国欢腾的时刻,他决绝地转身离开,甩给娱乐公司一个重重的耳光。
他因此惨遭封杀,背负巨额赔款。本该就此消沉的他,却咬着牙坚持做音乐,连皮带肉地撕下身上“选秀歌手”的标签。
他就是陈楚生。
1994年,陈楚生在三亚这片土地长到13岁。当伙伴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时,安静内向的他总是躲在屋子角落里。
又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他逃课来到朋友家,盘坐在椅子上,打开一盘录像带。
这盘录像带是beyond乐队最经典的现场——香港红磡“生命接触”演唱会。年轻的家驹一身红色西装,目光如炬,持续失真的吉他和密集的鼓点让全场沸腾。
录像带全程120分钟,这个少年一直痴痴地盯着屏幕。摇滚乐仿佛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第一次点燃他寂静的内心。
“我要成为一名吉他手,我要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热血澎湃中,他的音乐梦想就此启程。
在变成游人如织的景点之前,天涯海角只是个冷僻寂寞的地方。这里有一间阁楼,是陈楚生的秘密基地。
他没日没夜地窝在阁楼里,抱着吉他写下自己的旋律。门外是父母不断的催促,他却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高中毕业后,父母反对他在音乐上浪费时间,让他帮忙打理家中的摩托车修理铺。
他整天和冰冷的机器相处,发动机的轰鸣令人头疼。满身油污回到家,疲惫而麻木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生活仿佛一滩绝望的死水。
这样压抑两年后,他终于忍无可忍。为什么要让父母决定自己的一生?为什么要放弃热爱去做自己厌恶的事?他不甘心。
终于,他向父母提出抗议:我想做我自己喜欢的事,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面对父母错愕继而愤怒的表情,他转头离开,收拾行囊,踏上前往深圳的火车。
那一年,陈楚生19岁。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革命,杀死了循规蹈矩的自己。
对于深圳来说,陈楚生是一个没头没脑的闯入者,残酷的城市生存法则并没有善待这个少年。
他在一家餐厅做送餐员,每天骑着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后座载着热腾腾的食物,奔波在风雨里,自己却顾不上吃口热饭。
在这个城市里,他一无所有,只有一把蛮力,和内心深处对音乐的向往。
那天,他无意发现餐厅对面有一家琴行。每当熟悉又醉人的吉他声传过来,他都忍不住驻足聆听,深埋心底的梦想又萌芽了。
当琴行贴出招生信息时,他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每个月400块钱的学费,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工资。
在琴行,他遇到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交谈中琴行老师得知陈楚生会自己写歌,便鼓励他去酒吧唱歌。
陈楚生有些心动。他骑着自行车,循着地图在深圳走街串巷,每遇到酒吧的招牌,就记下电话号码。
晚上回到出租屋内,他一个接着一个打电话过去,询问是否需要驻唱歌手。
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拒绝。直到有一天,某个酒吧缺歌手,临时找到陈楚生顶替,支付低廉的薪水。
但陈楚生内心是雀跃的。这意味着他终于告别送餐的工作,开始酒吧驻唱的生涯。
2007年,“快乐男声”海选启动,朋友偷偷给陈楚生报了名。所有人都没想到,低调的陈楚生一路过关斩将,问鼎冠军。
一时间,粉丝的尖叫,晃眼的灯牌,闪光的镜头,一股脑涌向陈楚生。
他开始拍广告、做演唱会、学跳舞、赶通告,最忙的时候,每天辗转三座城市,睡眠不足3小时。
“感觉自己像个花瓶,每天被放在不同的地方展示。”
工作越来越多,离音乐却越来越远。他的内心充满惶恐。面对媒体,他常常不知所措,于是他戴起墨镜,沉默寡言,刻意躲避镜头。
娱乐圈这潭水太深太浑浊,几乎让他窒息。长期的压抑,他终于爆发了。
2008年底,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演播厅后台,陈楚生在候场。身边所有人都在忙碌,唯独他心不在焉,两眼空洞。
他的脑海里闪现过无数个自己:13岁时被beyond震撼的自己,风雨里骑着自行车送餐的自己,酒吧里自顾自弹唱的自己,如今在镜头前强颜欢笑的自己……
他想,事情本不该这样的。
当人们发现陈楚生消失时,桌上只留下一封信。人不见了,电话也关机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在紧要的直播关头,一向温和的他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宣布与娱乐决裂。那一年,陈楚生27岁。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革命,杀死了娱乐至死的自己。
陈楚生公然宣告与天娱决裂,也宣告了自己在娱乐圈的死刑。他遭到公司的全面封杀,长达8个月没有任何演出活动。
随后天娱的一纸诉讼,要求陈楚生赔偿违约金650万元,甚至追加到200亿天价。
三年来,陈楚生深陷官司的拉锯战,顶着焦虑和压力,成为舆论的靶子。
最终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这场闹剧才告一段落。
热闹散场后,陈楚生一度消失在众人视野里。所有人都以为他隐退歌坛,而实际上,他从未放弃音乐。
再次出现,陈楚生有了一个新身份——SPY.C乐队的主唱。
今年8月份,陈楚生和SPY.C乐队推出《侦探C》MV。电子合成器所独有的律动感和迷幻感,给陈楚生的人声和各色繁杂的器乐音色佐以最悦耳的调料,完全颠覆从前唱《有没有人告诉你》的陈楚生。
紧接着在9月,陈楚生和SPY.C的音乐短片 《空》在全网发布。陈楚生首次与土耳画家Garip先生跨界联合,画家手中艳丽的颜料,和音乐中的万千思绪美妙融合。
一次偶然,陈楚生在网络上看到了土耳其画家Garip画的梵高,产生难以名状的共鸣,激活了SPY.C与这位画家碰撞的强烈欲望。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网络上的“漫步鱼”女孩。她的爱人在马航事件中失联,她在微博上持续更新与爱人的对话,仿佛两人不曾分别,感动万千网友。
生活中的感动,艺术中的灵感闪现,陈楚生早已摆脱选秀歌手的身份,摆脱流行和民谣的标签,站在独特的艺术视角重新出发。这一年,他36岁。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革命,杀死了标签化的自己。
选秀十年,时过境迁,陈楚生的人生几经大起大落,始终不忘音乐初心。这个看似温和内敛的音乐人,骨子里隐藏着一股倔强。
在浮躁的时代中,他逆流而上,拒绝平庸、拒绝娱乐、拒绝标签化,不断“杀死”陈旧的自己,终于迎来新生。
编辑:小楽
摇滚客(ID:Rockerfm),青年流行文化第一自媒体,百万用户的B面精神世界。我们发现流行,同时创造流行!转载请联系摇滚客(ID:Rockerfm)授权。
全部评论(共0条)